生于潮头,奋楫逐浪高;乘势而上,扬帆再出发。浦发银行集团子公司上海国际信托因改革开放而生、顺改革开放而兴,与浦发银行共同见证并推动中国金融业发展壮大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快速崛起,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在改革春风中相遇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上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关于银行要试办信托投资公司的指示,正式开办信托业务,各家银行、各部委和各地政府等随之开始设立信托投资公司。1981年,“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正式获批成立,这是上海设立的第一家本地金融机构。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在贺词中指出:“成立上海投资信托公司将会使上海的经济事业更积极地执行开放政策。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充分发挥上海这个经济基地、港口城市的作用。”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吸引外资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的历史重任,先后在旧金山、汉堡、东京设立办事处,代表上海市政府首次在境外发行公募债券,在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地筹措外资,发起成立万国证券、华安基金等一批重要金融机构,引入可口可乐、3M、宜家等外资机构,并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十大对外融资窗口之一,成为改革开放后助力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融通平台。
1981年7月24日,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召开成立大会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决策,正式拉开浦东开发开放的大幕。1991年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听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的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1991年,公司举办浦东开发与资金筹措国际研讨会,先后参与建设了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塔等上海重大地标式市政工程,作为初始股东投资浦东新区外高桥、金桥、陆家嘴三家开发公司,全力支持浦东大开发建设。1992年,上海市委讨论决定,在保留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的前提下,另行筹建一家地方性银行,以服务浦东开发开放,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公司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派专人赴广东、深圳、福建学习地方银行建设经验,形成系列考察报告。1992年10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等十八家单位作为发起人,以定向募集的方式设立了上海第一家区域性、综合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基础。同年10月,为更好地发挥全国十大对外融资窗口作用,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竞争,公司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1991年11月21日,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积极为浦东开发开放事业献计献策,举办“浦东开发与资金筹措”国际研讨会
在转型破局中重生
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资管行业也进入整顿调整时期。200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通过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原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国际集团,公司于2001年10月更名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上海国际集团旗下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新监管要求,公司将原先持有的非金融板块剥离,聚焦“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主业,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先后推出业内首个房地产资金信托产品、首个优先/劣后结构信托产品、首批标准化信托产品等各类创新产品,与美国摩根大通、英国德利万邦合作发起成立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2007年,在行业经历第六次清理整顿后,公司正式更名“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并换发新的金融牌照。2008年起,公司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和换血再造,率行业之先引入国际战略咨询公司,首创性提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并重的新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球资产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战略目标,在组织架构、人才培养、业务开拓、文化培育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由“功能型”国企向“竞争性”国企的全面转变。
2014年起,根据上海市国企改革重大部署,浦发银行正式启动上海国际信托控股权收购计划。历时两年,通过向上海国际集团、上海久事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上海国际信托97.33%股权。上海国际信托及其子公司上投摩根、国利货币一起进入浦发银行集团化管理框架,助力浦发银行扩展了信托、货币经纪等多个经营范围,快速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以及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推动上海乃至全国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后,公司坚持加速转型、提质增效,在资产证券化、FOF业务、私募股权投资、跨境业务、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多个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持续位列行业第一梯队,为集团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15年1月12日,举办上海国际集团、浦发银行、上海国际信托及其主要子公司管理安排备忘录签字仪式
在融合创新中奋进
近些年,公司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主动融入母行“数智化战略”全局,布局“五大赛道”协同发展,努力打造“财资金融”赛道的核心阵地、“科创伙伴银行”的关键架构、“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参与者和“6+X”跨境服务的重要场景,持续提升客户经营、投资研究和数智运营三大基础能力建设,实现资产服务、资产管理、公益慈善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为全行客户提供优质信托产品和服务,在融合创新中努力续写新的故事。
目前,上海国际信托与母行共同服务客户数突破4万户,在母行新增家族信托业务的规模和单数占比超过80%,协助母行推出“传承+养老”财富管理信托创新服务、“浦和人生”财富管理信托账户服务体系、“逸享传家”家庭信托服务,打造“浦颐金生”养老金融特色品牌,发挥信托制度在普惠领域的功能应用,实现与母行财富管理业务深度协同;参与设立上海国投生物医药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国投先导集成电路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国投并购基金1号、浦发科创直投基金等重大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合计17亿,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注入耐心资本,融入母行“投行+商行+生态”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地联动的跨境展业格局,成为“六合一”(QDII、QFII、香港证监会4号和9号牌、香港公司注册处“离岸信托”牌照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资本市场服务牌照)跨境业务资质的信托公司,为全行数智化、融合化的“跨境金融”展业场景提供底层服务;发挥自身在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行实力,将信托制度整合嵌入母行企业客户的供应链运作,持续探索“银行+信托+证券化”供应链金融协同模式。
在做强做精信托主业的同时,上海国际信托在总行党委的带领下,持续践行“信托为美好生活创造价值”的理念,用实际行动展现国企的责任与担当。公司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金融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质量金奖、上海市金融创新奖、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黄浦区区长质量奖、上海黄浦区高端服务业十强企业等荣誉奖项,并荣获权威媒体评选的多项行业大奖。
2024年11月25日,上海国际信托正式启用华侨大楼“新职场”
2024年12月12日,加入母行牵头的《彰显社会担当,共谱养老金融新篇章》倡议,参与建设浦发养老金融工作室
新起点,再出发。上海国际信托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深入贯彻落实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立足“优秀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子公司定位,积极发挥信托牌照优势,以实干实绩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