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技创新”频频刷屏,创新正在成为杭州的城市气质、产业特质,杭州城市美誉度与知名度也不断提升。作为扎根这片土地上的城商行,杭州银行坚持金融“国之大者”,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经营业绩攀高奋进
助力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4月2日该行最新披露的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显示,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杭州银行总资产22202.01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11%;贷款总额9951.96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6.15%;存款总额13487.79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99%;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530.07%。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9.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0%。
在金融让利和利差收窄的背景下,银行业绩增长整体承压,中小银行分化加速。杭州银行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势头,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坚定实施“二二五五”战略,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
2025年开年之际,杭州银行积极响应浙江省“新春第一会”号召,将服务“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加大信贷投放等举措,助力一季度“开门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千项万亿”重大项目,杭州银行设立融资绿色通道,通过优化信贷额度配置、简化审批流程、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等举措,优先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重点覆盖科技创新强基项目、先进制造业基地等战略性领域。
抢开局,谋先机。去年四季度以来,该行提前开展“春耕行动”,拉高标杆,锚定目标,优化信贷投放,将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需求,通过绩效考核倾斜、动态调整还款节点、强化银企对接等方式,全面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持续创新强化能力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日,杭州银行科技支行成功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某民营上市科技企业并购交易提供并购贷款。成为市场首批试点业务落地的城商行之一。
作为国内较早探索科技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杭州银行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一直不断。自2009年该行设立浙江省首家科技专营支行以来,坚持专营、专业、专注、创新“三专一创”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杭州银行一直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见证科创企业从筚路蓝缕,到跻身行业龙头,“科创之花”的绽放,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
绿色产业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杭州银行从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到数字化赋能,全方位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加强产品服务创新,结合浙江网点布局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以杭州地区为例,杭州市作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积极打造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在推进碳减排贷款助力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杭州银行落地了杭州绿色地铁“光伏+节能”项目、钱塘区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户侧储能项目、临岐夏中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光储项目、杭州市工人文化宫(杭州市职工文化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一系列绿色低碳典型示范项目。
瞄准堵点精准发力
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在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进程中,民营经济作为“生力军”,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杭州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金融之力精准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是民营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杭州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稳链、固链、强链。杭州银行推出“链易融”品牌系列产品,为核心企业下游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浙江某物联网设备销售企业,凭借与核心企业的历史交易数据,通过“链销通”快速获得融资,及时缓解了资金压力,确保大额订单按时交付,巩固了市场地位。“链易融”品牌精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效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产业升级和协同发展。
在广阔的乡村,杭州银行积极支持乡村民营经济发展,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兴旺。在千岛湖畔,茶农姜先生经营茶叶生意多年,在寻求扩大生产规模时面临融资难题。杭州银行淳安支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他办理了三年期、65 万元额度的“抵易贷”,不仅操作简便,还享受支农支小优惠利率,每年节省利息近万元。杭州银行围绕乡村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激发乡村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
在城市园区,杭州银行同样助力民营小微企业成长。温州分行开展 “耕园行动”,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园区,对民营小微企业进行“定点、定时、定人”的走访服务。杭州银行还通过举办“钻石伙伴”小微园区服务品牌发布活动,推出“金融+”小微园区服务方案,为入园民营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