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再次迎来一批重量级艺术佳作,让上海的艺术爱好者在春日里有了眼福。佳士得上海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即将于4月3日晚间正式举槌,一众现当代艺术杰作预展昨天起在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亮相。
佳士得中国区主席杨媛草介绍陈可最大布面油画
此次拍卖预展的作品中,有70后女艺术家陈可迄今为止最大的布面油画作品《昨天的我,明天的你》,预展现场夺人眼球。该作品将过去的自我与未来的自我置于同一画面中,陈可试图揭示生命中最宝贵的瞬间——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意义的日常,她通过卡通与古典元素的结合,使这段时间的流逝既具有戏谑感,也带有深刻的情感反思。
《昨天的我,明天的你》(局部二)
另一件焦点作品是赵无极“甲骨文时期”罕见佳作《Zitterlein》,它通过激昂色彩及自由韵律拙古风采呈现其“甲骨文时期”巅峰创作风格,也奠定了赵无极往后数十载的抽象创作之路。这件创作于1956年的作品估价2000万至3000万人民币。赵无极1948年抵达法国,当时的他已对塞尚、毕加索、马蒂斯等西方大师的作品谙熟于心,并深深沉浸于巴黎艺术界的Hehson潮中。自20世纪50年代初起,商周青铜器与铭文给予他深刻启发,他开始重新追溯东方文化根源。古代青铜器上东方文明的神秘字符唤醒了赵无极内心深处的记忆:祖父对他的书法学习严谨而细致的教导、杭州艺专日夜钻研绘画的时光,以及流淌在血液中无法割舍的东方根脉。他将东方精神灌注于西方油画的形态之中,甲骨文字在大师笔下被解构、延展、融合,最终成就了辉煌而重要的“甲骨文时期”。这一阶段是赵无极艺术生涯的关键转折点,他由此进入全新的艺术境界,逐渐脱离具象表现,进一步迈向抽象创作。
赵无极 (1920-2013)《Zitterlein》油彩 画布 54 x 65cm. 1956年作
本场拍卖甄选拍品融贯东西,汇聚亚洲现代艺术家朱德群、常玉、白发一雄,并有日韩女性艺术家李圣子、草间弥生,更有众多西方名家,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乔治·德·基里科、野兽派艺术家劳尔·杜菲、抒情抽象主义之父乔治·马修以及马克·夏加尔等作品。当代艺术板块集合刘野、MR. 、张恩利、禤善勤等炙手可热的艺术家。
王兴伟 (1969年生)《无题(花盆)》 油彩 画布 240 x 200.3 cm. 2009年作
此外,佳士得香港将呈献2025年首个亚洲艺术周,包括4月30日举行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5月1日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拍卖,以及5月2日举行的“靛蓝若化 — 重要私人珍藏官窑青花器”单一藏家专场拍卖及“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现场拍卖。其中,中国书画部本季精心策划的两场拍卖汇聚众多首次现身拍场的佳作,题材广泛,来自多个知名私人珍藏,包括新加坡百虹楼主人陈景昭藏书画,王季迁家族旧藏、黄仲方珍藏及两大重要日本私人珍藏罕见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两场现场拍卖共呈献逾300件书画杰作。精选拍品现已开启亚洲巡展,将陆续与上海观众和北京观众见面。
劳尔·杜菲 (1877-1953)《大管弦乐团》款识 Raoul Dufy (左下) 油彩 画布 66 x 82 cm. 1942年作
去年年底发布的第三年度《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收藏调查报告》指出了一些关于中国内地艺术市场的积极因素:2023年,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在艺术和古董上的消费支出平均增长了17%,在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艺术品支出中位数为各地区最高,这表明中国艺术收藏的广阔潜力。
曾梵志(1964年生)《面具系列4号》 油彩 麻布 169 x 200cm. 1997年作
原标题:《赵无极“甲骨文”佳作领衔上海佳士得拍场》
栏目编辑:孙佳音 图片来源: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
来源:作者: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