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华龙证券发布研报称,AI在数据分析、智能预测、实时控制等方面的优势,正在成为推动核聚变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力量。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它的实现将为AI提供强大而稳定的电力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行业核心技术突破与装置迭代,商业化进程加速,BEST项目迎密集招标。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中国核建(601611.SH)等。
华龙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核聚变:能源革命新纪元,资本与科技双轮驱动
可控核聚变有三种技术路线(引力约束、惯性约束与磁约束),其中托卡马克磁约束聚变是国际主流技术路线。2020年来,中/美/日/英/德等多个国家政府均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推动核聚变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截止24年7月,核聚变行业已吸引超过71亿美元投资。
AI算力需求激增,科技巨头加速布局核能领域,技术选择偏好上看,短期呈现出依赖现有核电基础设施重启(如三哩岛)或SMR部署,快速满足AI算力需求;中长期则聚焦核聚变,目标实现商业化突破。同时,AI在数据分析、智能预测、实时控制等方面的优势,正在成为推动核聚变研究和应用的重要力量。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它的实现将为AI提供强大而稳定的电力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核心技术突破与装置迭代,商业化进程加速,BEST项目迎密集招标
近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聚变装置持续实现里程碑测试突破,25年2月,美国核聚变商业公司Helion Energy宣布计划在华盛顿马拉加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厂。我国核聚变也逐步向工程应用迈进,如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25年1月,实现超过1亿度1066.7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后续BEST项目已与3月初完成首块顶板顺利浇筑,旨在推动聚变能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产业链已迎来密集招标。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公布了多项招标公告,涵盖水冷系统水泵、水冷系统6000T冷却塔和中压高压氦气纯化器等多个环节。
超导磁体+偏滤器是托卡马克关键组成部分
超导磁体几乎占托卡马克成本的一半。目前,高温超导线材良率已提升至90%,高温超导技术发展可缩短可控核聚变装置建设周期,使聚变发电初步具备商业化潜力。偏滤器是中心等离子体与聚变材料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性能优劣直接影响核聚变装置的运行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核聚变核心部件供应商合锻智能(维权)(603011.SH)、超导材料供应商西部超导(688122.SH)与联创光电(600363.SH)以及偏滤器供应商国光电气(688776.SH),看好核电设备龙头东方电气(600875.SH)、核级阀门领军企业中核科技(000777.SZ),核级材料供应商应流股份(603308.SH)与广大特材(688186.SH)等。此外,核电运营与建设方面,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广核(003816.SZ)、中国核建(601611.SH)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安全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