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麦面包、低GI杂粮饭、减糖减钠产品逐渐成为餐桌新宠,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行动,中国消费者的饮食需求正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作为粮油龙头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将 “健康中国” 行动与企业ESG实践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布局多元化产品,将ESG理念深植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
近期,益海嘉里金龙鱼发布了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过去一年公司社会责任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履责实践,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高度认可。
加速布局大健康蓝海产业
腰围控制、体重管理、升糖指数、慢性病防治......这些原本在专业健康领域提及的词汇,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议题,伴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稳步推进,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孕育和变革。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可达13.4万亿元,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29.1万亿元。
凭借在粮油食品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益海嘉里金龙鱼五年前就开始布局大健康食品产业。2024年,公司进一步强化大健康战略布局,实现产品全面开花,从油粮米面到膳食补充剂,一系列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食品走向市场。
记者在2024年进博会上注意到,益海嘉里金龙鱼母公司丰益国际首次设立大健康展区,将低GI(血糖生成指数)认证的70%黑青稞苦荞挂面、减重人群关注的甘油二酯(DAG)、蛋白含量超过4g/100g的天臻豆趣植物甾醇酯豆乳、全谷物杂粮大米等一系列满足特定人群健康需求的产品实现亮相。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定营养需求,也是具有行业意义的创新突破。
例如,丰益堂低GI控糖杂粮米获得2024年第六届中国GI品类创新奖;更早推出的“零反式脂肪”系列食用油历经10余年研发,在保留有益营养成分的同时实现反式脂肪酸“零残留”,相关技术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创新突破背后,离不开公司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和科研团队的坚实支撑。
2024年,益海嘉里金龙鱼研发投入2.74亿元,连续三年增加,研发投入占利润的比例远超行业平均值;在上海设立的全球研发中心迄今为止已累计投资几十亿元,拥有超过300人的一流科研队伍,超70%研发人员拥有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博学位;去年公司新增知识产权合计215 件,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持有知识产权3910件。
从田间到舌尖 严守餐桌健康
食品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作为传统粮油行业领导者,“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管控体系是益海嘉里金龙鱼一直坚守的安全承诺。
通过严格的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品质保障。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驱动下,金龙鱼智慧工厂已实现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数据可视化,无论是单个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还是整个产区的宏观运营数据、产能预测,工作人员都能通过一块屏幕精准把控。
如今,消费者只需轻扫二维码,就能深入了解金龙鱼五常基地大米的“前世今生”:从种子种植到鲜米处理,从农田到家家户户餐桌,金龙鱼创新的区块链专业溯源系统,为消费者构建一张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网。
如此精细的管控背后,是益海嘉里金龙鱼“四全一新”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即全方位创新、全过程监督、全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新循环经济,构建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加工、储运物流配,再到消费者终端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具体如何实现?
益海嘉里金龙鱼品管总监潘坤曾向《国际金融报》记者举例称,农业生产的上游可能存在水土、害虫、气候等方面的污染,为避免这些因素对食品安全带来风险,公司通过订单农业、风险监测和严格的进料检验等方式,从产业链源头就进行干预。
在工厂阶段,益海嘉里金龙鱼通过完善的监测计划,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当产品进入终端市场,公司会定期对商超进行不定期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守护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有89家工厂通过了“全球食品安全标杆”标准的AIB审核。为了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工厂加工的全流程和生产工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健康体验馆和透明工厂,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接待超过200多万人次参观。
粮油食品是民生行业,多年守护国民餐桌健康益海嘉里金龙鱼作为其中的领军企业,早已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一部分。在公司董事长郭孔丰看来,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回馈社会。
近期,益海嘉里金龙鱼获得国际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公司在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中登顶中国食品企业第一,得分甚至超过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并在MSCI(明晟)ESG评级中连续两年保持A级,稳居中国粮油食品行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