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陈明 李治滨
群众只需走进“一扇门”即可实现诉求“一站受理”、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新疆莎车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自建成以来,积极探索“零距离”服务群众各项举措。
莎车县综治中心按照服务群众、提供便利理念,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将原法务中心全面改造升级,按照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依次设立综合服务大厅,矛盾调处、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9大功能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室、妇女儿童维权室等“一厅+九区+N室+11个对外服务窗口”,运行“前台受理、后台联办、全程盯办、跟踪回访”闭环工作机制,实现“全过程服务,一揽子解决”。
3月10日,城中街道居民古某到综治中心就业服务窗口反映:“我是一名厨师,因和餐厅老板吵架辞职了,现在失业在家,找了多家餐馆应聘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来你们这试一试,看能不能帮我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窗口办事人员艾山江了解古某情况并询问就业意向和薪资待遇,联合大厅主任与就业培训局、城中街道以及多家公司、宾馆等联系,为古某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并现场电话联系,确定面试时间,目前古某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
工作人员三天后实地回访古某,古某称:“没想到跑一趟综治中心,就帮我解决了难题,真是快捷又方便。”
莎车县综治中心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构建预防在先、法律兜底、就地化解的工作格局,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轨道,坚持在整合社会各类调解资源上下功夫,协调公、检、法、司、信访、人社、妇联等8家单位派员常驻,住建、农业农村等12家单位轮驻,涉事单位随叫随驻方式,确保归口化解,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3月5日,陈某到综治中心反映:“我在巴格阿瓦提乡巴格霍依拉村租赁的1160余亩土地不让耕种,350万元的租赁费用也不退还,马上到种地的时节了,我们很着急,请帮助解决。”
综治中心受理此纠纷后,及时向属地制发提示函,详细核查相关情况,并协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巴格阿瓦提乡政府、律师等前往巴格阿瓦提乡进行现场调解。经过4次协商调解,申请人陈某与巴格阿瓦提乡政府重新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乡政府承诺陈某继续耕种土地,陈某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该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莎车县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婚恋纠纷、征地拆迁等问题,创新“司法+妇联+心理干预”“法院+综治中心+人民调解”“纠纷调处+司法确认+诉前调解+审判裁决”等多种治理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多元化解,为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近日,群众李某等4人到综治中心反映2015年至2016年在某单位工作期间,工伤保险等18.5万余元至今未补缴,多次沟通无果。详细了解情况后,中心及时预警人社局、税务局、财政局及属地乡镇联合处置,人社、税务、财政及时开通“快速通道”核查人员工作信息,乡镇做好相关工作,目前当事人相关费用及滞纳金均已补缴完毕,化解了群众心结。
莎车县发挥检察建议功能,依托综治中心“办不成事”兜底服务窗口,直接联动单位主要领导,运用督办、提醒、预警提示、检察建议等方式,压实行业单位和属地乡镇(街道)责任。对于合理的群众诉求,安排专人限时盯办,疑难复杂事项领导包办;对不合理诉求,主动上门做好释法析理、心理疏导,确保群众反映的每一件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莎车县综治中心运行以来,接待群众来电来访3500余人次,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和服务事项1160件,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平安建设成果凸显,助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