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群众“进一扇门 解万般愁”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之前多次反映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想到,到县综治中心反映后,很快就得到了妥善处理。”陕西省紫阳县城关镇西关社区石梁子居民王建国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综治中心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全域平安方面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紫阳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目标,聚力推进县镇两级18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全域化发现、精准化交办、多元化解决。   2024年,全县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84%,社会治安满意率99.41%,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大巴山北麓,辖17个镇、175个行政村、32个社区(其中10个易地搬迁社区),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万余人,既是人口搬迁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社会矛盾易发多发。   如何满足群众多元化解纷需求?紫阳县结合工作实际,强化资源整合,推动规范化、专业化解决群众各类诉求,2023年8月,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建成并实体运行。   紫阳县综治中心整合了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集矛盾调解、信访办理、远程访调、非诉服务、心理疏导、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切实做到“进一扇门、解万般愁”。   紫阳县综治中心由来自社会工作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的32名干部常驻,品牌调解团队、律师团队、法学会等5个机构轮驻,46个平安建设成员单位和17个镇按照“吹哨报到”机制随驻,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资源叠加乘数效应明显。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打通“数据壁垒”,全量汇聚各类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数据信息,实现业务在线协同、矛盾在线化解、风险在线管控。   为让综治中心成为矛盾纠纷“终结地”,紫阳县落实矛盾纠纷“前端发现、中心分流、部门办理、跟踪督办、回访问效”机制。比如,建立“首接规范、首交精准、首办负责”工作机制,根据矛盾纠纷难易程度、各部门职责,实现精准分流交办。   2024年,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4961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886件。   此外,紫阳县还在县综治中心打造“全国模范调解员工作室”“王红霞亲情修补室”等特色工作室,引入交通、医疗、家庭、劳动等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力量和246个调解组织,综合运用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方式多元解纷,实现案结事了。同时,构建闭环跟踪问效机制,杜绝应受理未受理、应办理未办理、不依法办理的问题发生。   综治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着眼“安全”问题,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基于此,紫阳县大力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选聘“义警”、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17085名,协助破案197起,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不断提升。   “紫阳县各级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成及实体化运行,实现了群众信访诉求、法律咨询、纠纷调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有力推进全县社会治理由‘单打独斗’向系统协同、由分散治理向集约治理的整体转变,持续巩固了平安祥和幸福紫阳建设根基。”紫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学军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群众“进一扇门 解万般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