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戎丽娟 公安部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局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公安机关知识产权犯罪侦查部门立足职责任务和本地实际,依法严厉打击消费领域假冒伪劣犯罪,切实维护消费秩序和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消费安全是打造良好消费环境的坚实基础,是人民放心消费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消费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消费满意度。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上制假售假的方式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比如,有些商家利用人们对名牌服饰、名酒的追捧,批量收购服装吊牌、酒瓶等,用以制造假货。 不久前,媒体曝光某企业竟将知名母婴品牌的残次料制作成劣质婴儿纸尿裤,且数量巨大。 假冒伪劣产品侵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侵蚀市场信任,削弱消费信心。唯有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犯罪行为,才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事实上,我国法律从多个方面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了规制。近年来,有关部门也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整治行动,推动法律实施。不久前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推行更高效的消费维权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方式,依法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此次公安机关开展的专项行动,则围绕对提振消费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依法严打突出犯罪。无论是将打击矛头对准利用回收二手产品翻新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等犯罪活动,还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化妆品、老妇幼卫生用品等多发性犯罪,或者是及时跟进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依法严厉打击裹挟伴生的新型假冒伪劣犯罪,都可以看出此次专项行动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发力,针对性强,既一如既往地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痛点堵点,又与时俱进地关注到市场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我们期待此次专项行动有力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为消费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