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股份(000898.SZ)2024年的业绩预告犹如一记闷棍,狠狠敲在了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的头上——全年预计亏损71.09亿元,较2023年的32.54亿元亏损扩大118.47%。两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平均每天烧掉近3000万元,相当于每天亏掉3个双色球一等奖!这样的亏损速度,鞍钢扛得住吗?
鞍钢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是行业周期使然,还是管理不善所致?今天我们就从财报的视角,来扒一扒鞍钢巨亏的深层原因。
一、利润表:钢价跌、矿价涨,利润被两头挤压
钢铁行业2024年可谓“三高三低”——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鞍钢在年报中坦言,钢材价格指数持续下跌,而铁矿石价格却维持高位,导致供销两端价差急剧收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显示成本失控与价格失守的双杀,“共和国长子”的利润表亮起了红灯!🔴🔴🔴
1.钢价跌跌不休:2024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疲软,房地产投资低迷,基建增速放缓,导致建筑用钢需求大幅萎缩。鞍钢的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三大主力产品毛利率全部为负,分别为-5.88%、-2.07%、-1.52%。毛利率为负的生意,就是赔本生意。这意味着,每卖一吨钢材,鞍钢都在倒贴钱!形成典型的"生产越多,亏损越大"的恶性循环。
2.铁矿石成本居高不下:尽管鞍钢拥有自有矿山,但依然无法完全对冲铁矿石价格高企的影响。国际矿商垄断定价权,国内钢企议价能力弱,导致“矿强钢弱”的格局长期存在。鞍钢在采购端虽然采取了择机采购策略,但在行业整体下行时,这种努力显得杯水车薪。
3.出口市场风险加剧:国际贸易壁垒增加,钢材出口面临更多不确定性。鞍钢的出口业务毛利率甚至比内销还低,达到-6.35%,这意味着海外市场不仅没能成为利润增长点,反而拖累了整体业绩。
这种价格倒挂现象使得鞍钢2024年毛利润从2023年的-4.98亿元进一步恶化至-37.24亿元,成为亏损的主要来源。
二、资产负债表:500亿负债"绞索",存货"堰塞湖"危机
翻开鞍钢的资产负债表,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
带息负债规模超500亿元,构成"三重绞杀":
1.短期借款激增:2021年一季度短期借款减少43.8亿元,但到2024年筹资现金流净增41.3亿元,显示从"去杠杆"逆转为"借新还旧"模式。
2.融资成本畸高:对比宝钢发行3年期债券利率3.2%,鞍钢同期融资成本达4.8%,每年多付利息7.6亿元。
3.运营效率低下:2024年,鞍钢铁、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53%、4.45%、2.54%,但折旧、人工等固定成本并未同步减少,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上升。此外,应收账款占比攀升,存货周转天数延长,显示资金运营效率下降。
应收账款账期拉长,2021年应收票据激增4.9亿,到2024年客户账期普遍延长至120天,按1051亿营收计算,相当于被下游占用资金345亿。
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8天,较宝钢多出30天。按2024年销售成本1088亿计算,积压存货占用资金超290亿元,相当于:每年多付财务费用14.5亿元(按5%利率计算);跌价风险敞口58亿元(按20%贬值率估算);占用现金流导致被迫低价甩货,2023年钢材产销率101%实则是"赔本赚吆喝"。
存货本质是"冻结的现金流",鞍钢98天的周转周期,相当于把1/4的资产变成"钢铁棺材"——既不能生息,还要倒贴保管费。
三、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流"失血",筹资现金流"吸毒"
鞍钢的现金流量表暴露出更深的危机: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连续两年为负:2024年-7.87亿元,同比降148%,核心在于:
1.现金循环周期恶化:计算公式=(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周转天数)-应付周转天数,鞍钢该指标达145天,较宝钢多出60天,相当于每年少赚15亿元的机会成本。
2.筹资现金流成"续命稻草" :2024年筹资净流入41.3亿元,但其中48.5亿元是新借款,10.1亿元用于还旧债,形成"借1块还2毛"的庞氏融资。更危险的是,其利息保障倍数已跌至-5.3倍,意味着亏损额是利息支出的5.3倍,远超债务安全警戒线。
当企业连续两年经营现金流为负,表明造血功能衰竭,且筹资现金流主要用于还债而非投资,就像"靠输血维持的植物人",随时可能爆发流动性危机。
四、资本结构恶化:负债率攀升与资产周转失灵,形成"亏损螺旋"
鞍钢的资本结构在2024年明显恶化,主要体现在:
1.资产负债率突破50%:从2023年的42.9%升至51.61%,带息负债规模超500亿元,债务负担加重,年利息支出约8-10亿元,蚕食现金流,并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资产周转率下降:总资产周转率从2023年的0.85次降至0.76次,显示资产使用效率降低。
3.净资产缩水:连续巨额亏损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4.12元降至2024年的3.45元(估算),公司"破净"状态持续。
这种资本结构恶化使得鞍钢在行业低谷期财务弹性大幅降低,抗风险能力减弱,融资成本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鞍钢的财务危机本质是结构失衡引发的"综合征":高杠杆推高财务费用→高库存占用流动资金→高应收加剧融资需求→高成本侵蚀利润空间,最终形成"亏损螺旋"。
结语:警惕"财务癌症"的三期病变
鞍钢的财务危机已从"利润表危机"→"资产负债表危机"→演变为"现金流量表危机",这是典型的"财务癌症"晚期症状。
在钢铁行业"存量优化"的新阶段,鞍钢若不能从根本上改革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体系,仅靠行业回暖难以真正走出困境。但换个角度看,其66%的专利含金量、2000万吨铁矿年产能、央企信用背书等"隐性资产",只要配以刮骨疗毒式的改革,完全可能上演"ICU暴起"的奇迹。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最大的风险从来不是亏损本身,而是对亏损原因视而不见的集体麻木。
大家对鞍钢巨亏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