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源媒汇
作者 | 利晋
编辑 | 苏淮
2024年,是万科最为复杂的一年。
3月31日,万科发布了2024年财报。报告期内,万科实现营业收入3431.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94.8亿元。这是万科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情况。
不过,翻阅300多页的2024年财报,看到更多的是:万科处在重大转折点上。
所谓转折点,一是万科本身,作为行业“优等生”也遇到了潜在风险,在努力“缩表”,推动公司重回健康发展轨道;二是行业层面,在切入“住宅、经营并重”新模式节点上,万科加强经营性业务的运营能力,未来还有很多想象空间。
于内于外,转折难免会有阵痛。而缩表,也是目前上市房企共同特征。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房企普遍面临着盈利下滑和亏损状态,目前已披露业绩的110家港股、A股房企中,有75家净利润录得亏损,占比约68%。亏损主要原因基本是期内开发业务毛利率下滑、对持有物业进行计提减值。
如果行业深度调整产生经营压力难以抵抗,那么舒压,保留公司核心实力则更加关键。行业回暖进入上升通道,拥有核心实力的企业往往能快速突围。
为了“活下去”,万科制定了“瘦身健体”的一揽子方案,加快削减存量资产,积极化解债务风险。
第一步是加快去库存。
2024年,万科销售额2460亿元,销售面积排名第一,销售回款超100%。整体存货规模同比减少26%至5190亿元;同时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年内有24个项目以退地、收储、退股、资产交易等方式实现前期投入的收回。
“现金流为王”背景下,存量资产及时清退和盘活尤为关键,这既能快速回流资金,亦能避免下行持续产生亏损。一系列动作,使得万科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录得约38亿元,连续16年保持为正。
第二步则是积极化解债务风险。
国资股东背景的优势,在万科化解债务风险时起到了很大增信效果。2024年,万科以提取过渡性融资267亿元、新增融资和再融资948亿元,缓解债务压力。
账面上看,万科有息债务总额增加412亿元,但纳入供应链融资、合并范围变动因素,实际合并报表付息债务总额则减少约220亿元。整体负债同比下降14%,资产负债率下降了17.3个基点。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万科目前持有货币资金882亿元。现金流的重要性,相信无需再赘述。
在今年1月份万科管理团队调整充实时,广东省、深圳市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已表示,将全力支持企业稳妥处置风险,保持万科融资规模总体稳定,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个月来,各方积极行动、协同配合,新管理团队务实高效、稳健经营,一系列举措为万科改革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事实也证明,在债务化解的转折点上,万科平稳扛住了债务压力期,2025年一季度到期公开债均已完成兑付。
那么,在行业切入“住宅、经营并重”新模式节点上,万科掉队了吗?
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在加快转入新模式——低负债+高经营性收入,即在经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提高经营性资产运营规模和收入。
这是很多房企的共性选择方向。华润称,2025年经营性业务对核心净利润的贡献占比进一步提升到45%以上;龙湖定下目标:2028年运营及服务收入实现占比过半。
查阅几家头部房企各项业务利润表现,房地产开发业务利润率普遍在2%左右,利润贡献主要来源于经营性业务,利润率普遍在50%左右。
万科综合住宅开发业务仍旧是重点,提高投资兑现度也成为了过去2年的主线。
2024年,万科新增13个项目,平均拿地成本约6670元/㎡。自2022年以来,万科已有72个新增项目实现开盘销售,投资兑现度为85%;2024年总交付房屋18.2万套,交付规模位居头部房企第二名。
作为最早一批探索多元化房企,万科2024年经营服务业务占总营收比例约15%,实现利润正向贡献,加强经营性业务的运营能力,包括泊寓盘活内外部房源数超1.46万间,万物云新获取住宅服务项目超400个,新开8个商业项目等。
从2024年财务披露来看,万科经营性业务有很多亮点,甚至保持头部水平。
租购并举大潮之下,万科长租公寓扩大领先“身位”,业务规模、效率、纳保量三项关键指标全行业第一。目前,泊寓累计管理规模26.24万间,其中纳入保租房的房源超12.6万套。
万物云服务4261个住宅项目、2482个商写项目,其中第三方项目占比超七成。报告期内,万物云营收364亿元,同比增长9%;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5.4%;物流仓储业务营收39.7亿元。
一直以来,房企谈多元化布局,往往会被视为“背上重重的包袱”。
实际上,近几年积累的良好经营性资产,不仅给万科创造了利润贡献,也在潜在风险化解中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全年落地全口径经营贷达293亿元。并以此,万科也实现了多赛道REITs和Pre-REITs的突破。
2024年,万科已落地或正在推进中金印力消费REIT、万住房租赁Pre-REIT基金、中信万科消费基础设施Pre-REIT基金、万新金石(厦门)住房租赁基金等,率先建立了新模式的资产证券化能力。
无论从债务风险化解角度,还是从切入新模式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目前处在重大转折点上的万科,还有很多新的想象空间。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