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捷网络于近日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99亿元,同比增长1.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4亿元,同比增长43.09%。然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同比减少74.80%,这一数据变化引发关注。以下将对锐捷网络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业收入:略有增长,业务结构有变化
2024年锐捷网络营业收入为11,698,764,748.91元,较上年的11,541,569,858.79元增长1.36%。从业务板块来看,网络设备业务收入9,653,327,323.25元,占比82.52%,同比增长14.90%,成为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网络安全产品、云桌面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收入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如网络安全产品收入452,137,557.52元,同比下降47.14%;云桌面解决方案收入548,566,220.84元,同比下降27.54%。
业务板块 | 2024年营收(元) | 占比 | 2023年营收(元) | 占比 | 同比增减 |
---|---|---|---|---|---|
网络设备 | 9,653,327,323.25 | 82.52% | 8,401,618,873.95 | 72.79% | 14.90% |
网络安全产品 | 452,137,557.52 | 3.86% | 855,346,849.82 | 7.41% | -47.14% |
云桌面解决方案 | 548,566,220.84 | 4.69% | 757,014,014.96 | 6.56% | -27.54% |
其他 | 1,044,733,647.30 | 8.93% | 1,527,590,120.06 | 13.24% | -31.61% |
净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4,081,854.46元,上年为401,196,812.89元,同比增长43.0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努力。公司通过优化内部经营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在营收微增的情况下,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提升。
扣非净利润:增长显著,核心业务表现良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0,068,066.88元,较上年的351,089,845.08元增长50.98%。扣非净利润的大幅增长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增强,经营业绩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同步上升
基本每股收益为1.0104元/股,较上年的0.7061元/股增长43.10%;扣非每股收益同样实现增长,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对股东收益的积极影响。
指标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0104 | 0.7061 | 43.10% |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 / | / | / |
费用:有增有减,结构调整明显
- 销售费用:2024年销售费用为1,814,294,655.59元,较上年的1,706,907,096.13元增长6.29%。增长原因主要是市场推广及人工费用的增加,以支持公司业务拓展。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644,014,496.00元,同比增长13.79%,主要系人工费用增长所致。公司在管理方面持续投入,以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 -14,145,885.00元,而上年为18,603,204.12元,同比下降176.04%。主要系汇兑收益和利息收入增长所致,反映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取得成效。
-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1,886,001,456.31元,较上年的2,185,458,085.29元下降13.70%,主要系人工费用减少所致。尽管研发费用有所下降,但公司仍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强度,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74%。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同比增减 | 变动原因 |
---|---|---|---|---|
销售费用 | 1,814,294,655.59 | 1,706,907,096.13 | 6.29% | 市场推广及人工费用增加 |
管理费用 | 644,014,496.00 | 565,952,559.46 | 13.79% | 人工费用增长 |
财务费用 | -14,145,885.00 | 18,603,204.12 | -176.04% | 汇兑收益和利息收入增长 |
研发费用 | 1,886,001,456.31 | 2,185,458,085.29 | -13.70% | 人工费用减少 |
研发投入与研发人员情况:投入强度高,人员结构调整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2,192,720,042.5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74%。资本化研发支出金额为306,718,586.26元,资本化率为13.99%。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为产品创新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持。
- 研发人员情况:研发人员数量为3,576人,较上年的4,591人减少22.11%;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50.11%,较上年下降6.79%。学历结构上,本科、硕士、博士及大专及以下人员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公司表示因业务线优化调整,减少相关人员配置。
年份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大专及以下 |
---|---|---|---|---|---|---|
2024年 | 3,576 | 50.11% | 2,254 | 1,240 | 26 | 56 |
2023年 | 4,591 | 56.90% | 2,881 | 1,504 | 27 | 179 |
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减少
- 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852,226.03元,较上年的868,560,417.91元减少74.80%,主要系公司本期增加备货,材料款支付增加所致。这表明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储备增加,可能对短期现金流造成压力。
- 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69,586,077.61元,上年为 -403,788,687.51元,同比下降164.89%。主要原因是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大幅增加,由405,246,078.12元增至1,643,050,361.86元,反映公司在投资方面的支出加大。
- 筹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49,086,631.45元,较上年的 -1,123,078,723.69元增长68.92%。主要得益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增加,从273,433,745.87元增至1,318,242,277.49元,显示公司在融资方面取得进展。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同比增减 | 主要影响因素 |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18,852,226.03 | 868,560,417.91 | -74.80% | 本期增加备货,材料款支付增加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069,586,077.61 | -403,788,687.51 | -164.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大幅增加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349,086,631.45 | -1,123,078,723.69 | 68.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增加 |
风险提示
创新风险
ICT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若公司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不符,可能导致新产品竞争力下降。尽管公司研发投入强度高,但研发人员数量减少,可能对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招投标风险
公司直销及部分渠道销售依赖招投标,若在新招标中未能入围或中标数量、价格下降,将影响业绩。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低价策略等争夺市场份额。
研发失败风险
产品研发涉及多学科知识,研发过程需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若关键技术未突破或研发进度拖延,将影响公司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部分芯片供应不足风险
公司网络设备核心零部件芯片依赖外部采购,虽已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但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变化仍可能导致芯片供应不足,影响生产经营。
高管薪酬情况
董事长阮加勇未从公司领取薪酬,总经理刘忠东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59.49万元。此外,副总经理陈宏涛、刘弘瑜、诸益平、黄育辉,财务负责人刘弘瑜等也领取了相应薪酬。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依据岗位职责和年度绩效评定结果支付。
姓名 | 职务 |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 是否在公司关联方获取报酬 |
---|---|---|---|
阮加勇 | 非独立董事、董事长 | 0 | 是 |
刘忠东 | 非独立董事、总经理 | 659.49 | 否 |
陈宏涛 | 非独立董事、副总经理 | / | / |
刘弘瑜 |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 413.49 | 否 |
诸益平 | 副总经理 | 520.61 | 否 |
黄育辉 | 副总经理 | 295.34 | 否 |
总体来看,锐捷网络2024年在净利润方面取得显著增长,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幅下滑需引起关注。同时,公司面临的多种风险也可能对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和成效。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