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丽人志愿调解室”助力普洱市磨黑镇基层治理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司法所立足辖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创新“1+3+N”多方联合调解模式,依托“丽人志愿调解室”等平台强化法治宣传,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磨黑镇历史悠久,聚居着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18个民族。青石古道蜿蜒的老街、错落有致的传统建筑以及当地“滇南盐都、茶马古镇、革命老区、丽人故里”等标签,吸引着诸多游客前来探访这个多民族文化汇聚之地。随着产业发展、经济业态增多,居民矛盾纠纷数量随之上升。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当地成立了“丽人志愿调解室”,将党支部、党建网格长、人民调解员、志愿者以及亲戚邻里关系多方联合,构建人民调解联动新格局。

  “不光是我们社区,镇里其他地方有矛盾也会来这里调解。”磨黑镇城镇社区党委书记陈梅介绍,在当地,调解社会矛盾不仅有司法、执法部门的参与,法律志愿者、街坊邻里也会加入进来,多方在“丽人志愿调解室”集结,坐下来、面对面把矛盾化解。陈梅表示,在实际调解工作中,矛盾双方在情绪激动时更愿意听村里有威望的乡贤或者亲朋好友的劝解,“1+3+N”多方联合调解模式大大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

纠纷调解现场(3月17日摄)。新华网 杨桢宇 摄

  据磨黑司法所工作人员熊亚祥介绍,当地整合了政法干警、村(社区)干部、行业部门负责人、企业干部等多方力量,组成志愿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五能志愿服务队”(听曲能跳、弯腰能扫、遇乱能治、开口能调、群众能找)作用,通过预约式挂号、“点单式”服务、专业化分析等方式,让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基于“五能志愿服务队”,当地推动党员干部力量下沉网格,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并采取“调解+普法”双轮驱动的调解模式,将每一起矛盾纠纷调解都当作一堂法治课,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志愿服务模式、探索法治治理模式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构建“红色磨黑、志愿磨黑、法治磨黑”融合发展新局面。(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丽人志愿调解室”助力普洱市磨黑镇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