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许昌发布
“8支队伍,8面旗帜,今天这个上了街,明天那个入了户,走到哪里,文明新风就带到哪里。”3月26日,谈起社区的志愿服务队,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蒋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新成说,虽然该社区只有2000多口人,但他们组建了“党员先锋”“疫情防控”“巾帼文明”“理论宣讲”“文艺宣传”“环境维护”“农业技术”“产业发展”等8支志愿服务队,拥有注册志愿者近200人。
蒋东社区是许昌市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许昌市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焦群众需求和社会需要,组织队伍3500余支,开展了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次),参与群众192万人次。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不仅弘扬了文明新风,更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许昌现象”。
接地气 聚人气
——理论宣讲入人心
如何做好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许昌市文明实践中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建在哪里”,通过创新宣讲形式,把“普通话”改成“家乡话”,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改革很重要,不断推进有前景……”在新思想的宣讲和传播中,长葛市创新方式方法,使用脍炙人口的“群众味”语言,通过“文艺+宣讲+服务”的方式,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时代”,用“家常话”解读“大道理”。
禹州市深入开展“文明探源我来说”宣讲活动,成立10人宣讲团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考古学、艺术史、地名文化遗产等多个维度,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建安区揭牌成立许昌—湖州理论联学共研互讲联盟,两地青年分别围绕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主题,展开PK式宣讲,让理论的光芒在豫浙两地之间闪耀。
目前,许昌市按照“六有标准”建成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8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阵地,做到统筹整合、优化配置、共享使用、协同运行,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
线下氛围火热,线上也是势头强劲。目前,许昌市已建成“新时代之声”智慧云广播系统终端15122台,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上下贯通的智慧云广播系统平台,在基层社会治理、舆论引导和文明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重活动 有新意
——文明实践在行动
“交给他们,我很放心。孩子可以结交新朋友,拓展兴趣爱好,大人上班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了。”在长葛市举办的“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文明实践活动开班仪式上,学生家长王培霞感慨地说。
自2024年7月以来,许昌市依托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招募64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2.7万余名未成年人获益。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同时,许昌市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三国文化旅游周”期间,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许昌的温暖和热情。他们不仅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还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救助受伤游客和走失儿童。
此外,许昌市持续关注环卫工人、低保人员、特困家庭、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早餐问题,设立公益项目,倡导全社会奉献爱心,通过一份热乎乎的爱心早餐,打造“家门口的慈善”。截至目前,许昌市辖区21个爱心粥屋,已免费提供胡辣汤、稀饭、馒头、包子、鸡蛋等早餐249.86万余份,参与志愿服务人员13.9万人次,受益服务对象累计117.2万余人次,并立足基层群众实际需要,广泛开展“文明实践乡村行”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促提升 惠民生
——弘扬文明新风尚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移风易俗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搭建平台等方式,许昌市积极推动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工作,有效减轻了群众婚嫁负担,文明健康婚俗新风正逐步形成。
“以前办红白事总是讲排场比阔气,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对办席天数、桌数、餐标等作了明确规定。”在鄢陵县安陵镇南街社区,社区“两委”干部不仅带头移风易俗,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制定了“一约五会”制度,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摒弃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
“红白喜事简约办,不搞攀比不浪费……”3月22日,记者在建安区小召乡段墓社区户外宣传栏上看到,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据老党员周治安介绍,村规民约经过全社区居民共同商定,大家相互督促,移风易俗在全社区蔚然成风。
在许昌高新区尚集镇大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单、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形式,号召群众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吸引了众多居民在“移风易俗倡议签名簿”上签名。
百善孝为先。走进禹州市花石镇河东张庄村主街道,二十四孝图林立街道两侧,村庄秉承“小孝治家,中孝治村,大孝治国”的理念,以“弘扬孝道文化,打造和谐张庄”为目标,每月开展孝道节活动,村党支部书记石红松亲自掌厨,村“两委”齐上阵,将全村65岁以上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大会餐,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以实际行动增强老人们的幸福感。
“一城文明风,满目皆新景。”如今,在莲城大地,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播撒着文明,一幅幅和谐幸福的画面温暖着人心,让新时代文明的种子悄然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河南日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张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