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骆肖群:应对过敏大潮,医生能做什么|新民·健康新知

转自:上观新闻

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皮肤过敏、药物过敏……每个家庭似乎都有过敏疾病患者。老实说,每天接触各类过敏症状——小到虫咬皮炎,大至哮喘持续状态或死亡率更高的重症药疹和自身免疫性大疱疮,作为一名医生,我的感触可能不同于大家。

我从大学毕业的三十多年里,社会发生了巨变,过敏性疾病成了世纪之病。然而,国内经过专业培训的过敏专科医生人数甚少,且老旧的知识已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过敏性疾病患者诊治需求,如何能更好地应对过敏大潮?是每位医生患者需要不断思索的话题。

4年前,由皮肤科牵头,华山医院重新整合开设过敏和免疫(变态反应)科,打破常规单学科看诊的局限性,提供“一站式”服务。MDT(多学科)门诊以“1+N”形式看诊(如皮肤科+五官科、皮肤科+消化科等),同时开设专家/特需门诊、特需专家MDT,满足不同病情严重度和需求的患者。

我们建成了国内最完整的变态反应疾病多学科分级诊疗体系,过敏性疾病多学科MDT使科室医生业务水平迅速提高。这种模式打破了当前我国变态反应专科医生数量稀缺、专业水平要求高的困境;目前,普通门诊的医生已基本成为“过敏全科医生”,“华山模式”也被写入《健康中国慢病综合管理蓝皮书》。

另一个巨大的变化是,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物层出不穷,我们拥有了除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以外的新式武器。但是,先进的治疗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滥用,这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使得不少轻症患者发生免疫“偏离”或“漂移”,导致其他难治性疾病的发生。

有的患者治疗选择激进,他们看似掌握最新治疗进展并坚决要求尝试,以为可以彻底摆脱疾病困扰。虽然其中一部分症状改善,但另有一部分因外界过强的免疫干预而出现难以纠正的副作用。因此,这对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掌握最新治疗手段,也要有扎实的过敏和免疫学基础知识。

我遇到过很多孩子,明明是过敏,却被当成“免疫低下”,不断被喂食各类营养物质,孩子体型肥胖,代谢性指标超标,为未来非特应性共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埋下了伏笔。一部分孩子由于家长认识不足或被不科学的诊断误导,常年吃着非常单一的食物。更有不少孩子无法拥有与其年龄身心相匹配的运动、社交、睡眠以及与自然接触的时间。这些孩子来就诊时,我常常向家长推荐正确的饮食、运动和应对疾病的方法,因为这是和疾病和平共处的前提。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过敏和免疫科主任、上海市医学会变态反应专科分会主任委员骆肖群

原标题:《骆肖群:应对过敏大潮,医生能做什么|新民·健康新知》

栏目编辑:马丹 文字编辑:左妍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 左妍 摄

来源:作者:骆肖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骆肖群:应对过敏大潮,医生能做什么|新民·健康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