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平谷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部署7项重点任务

4月1日,2025北京平谷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讨会在金海湖畔召开,《平谷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重点部署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绿色经济发展动能、构建绿色高效交通体系、加快特色农业碳减排等7项任务,明确2030年平谷区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平谷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地区建设启动仪式。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平谷入选全市首个国家碳达峰试点

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介绍,近年来,平谷区成功创建北京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北京市首个国家碳达峰试点,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筑牢绿色基底,开展“一微克”攻坚行动,努力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河道,不让一滴出水不达标,不让一处水体变坏”,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平谷,创新走出了以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为主的“高大尚”发展新路径,GDP总量跃居生态涵养区首位。

唐海龙表示,未来平谷区将继续依托生态优势,建设“高大尚”平谷,加速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平谷模式”,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的评估评价、储备保护、交易转化、激励补偿四大机制,深化与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破解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打造“好风景催生新经济,好生态转化新发展”示范,让生态产品供给地有发展,让环境保护者真受益,让绿水青山“底色”更浓、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范例。

构建“生态银行”模式,推动“生态+”产业融合

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狄涛在研讨会上进行了题为《当好“两山”理论实践地,打造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大尚平谷》的主旨演讲。

他指出,作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平谷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7%,空气质量持续领跑全市,珍稀物种频现,绘就平谷特色的生态画卷。近年来,平谷区通过碳智慧管理平台精准管控碳排放、“生态桥”工程破解农业废弃物治理难题、“光伏+储能+充换电”绿色物流园区引领低碳转型等创新实践,打造国际桃花节、中国(北京)休闲大会等十大品牌节事活动,推出一批VEP(生态产品价值)试点,实现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年增长23%,奋力答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平谷答卷”。生态产品价值(VEP)是指某一特定地域内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它的意义在于更好地衡量生态产品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贡献,从而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他强调,未来平谷区将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深化制度创新,构建生态产权交易平台和“生态银行”模式;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数智电商与文旅新消费场景;强化区域协同,与湖州共建“北桃南竹”生态产业链,依托“平蓟三兴”协同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携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全力打造制度、产业、协同“三位一体”的生态价值实现样板,真正实现生态“高颜值”向发展“高质量”跃升,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平谷力量。

2030年,平谷区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现场,平谷区与“两山”理论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签署《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聚焦VEP(生态产品价值)、EOD(生态环境导向开发)等项目落地,推动“生态治理+产业”“技术赋能+模式创新”深度融合。

唐海龙等为平谷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建立“理论-政策-实践”三维联动创新高地,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路径提供全周期智力支持。

此外,大会正式发布《平谷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系统构建“三大支撑、四区建设、七大行动”双碳实施体系,明确2030年,平谷区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等核心任务,重点部署了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绿色经济发展动能、构建绿色高效交通体系、加快特色农业碳减排、完善全域循环经济体系、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7项重点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等途径为全国同类地区碳达峰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刘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平谷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部署7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