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榆中县科技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以构建“3+3+6+x”现代产业体系为方向,以全方位加强与科研“新四军”创新合作为支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就近转化,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科技支撑。
设立专项考核指标
推动创新资源向制造业集聚
榆中县科技局围绕制造业创新需求,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金融助力、人才参与”的协同机制,制定《榆中县国家级创新型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10大类33项任务,设立专项考核指标,推动创新资源向制造业集聚。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12所驻榆高校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合作,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平台。2024年以种业创新为突破,强力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支持科技项目11个资金431万元,争取到位市级以上工业科技项目9项885万元。2025年已争取到位省级工业科技项目3项140万元。
强化企业主导作用
打造制造业创新联盟
榆中县科技局坚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多所高校院所组建跨领域创新联盟,推动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延伸。
陇神戎发、奇正藏药等企业与甘肃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现代中药研发,实施产学研项目2项,新增产值超2000万元。兰州金土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兰州金川科技园等企业与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开发》《废旧聚乙烯地膜再生料复合改性路用沥青性能研究》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项。金川科技园开展高纯金属材料研发,突破高纯铁技术壁垒,打破国外垄断,2024年产值达180.96亿元。榆钢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炼铁工艺优化改造项目,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2024年产值达77.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2%。
聚焦重点产业突破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跃升
积极构建“3+3+6+X”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建材、装备制造、数字经济6个百亿级和2个十亿级产业集群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金川科技园联合蓝思科技、比亚迪等企业,延伸电池材料产业链。雨中情建材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年绿色建材产值突破50亿元。
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亿元大关。202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77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3.8%。六大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5%,形成了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据介绍,榆中县将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鼓励更多企业联合高校设立研发中心,共享实验设备和数据资源,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通过产学研深度绑定,全力打造“甘肃智造”新高地。以改革之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通讯员 刘彦令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