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郝雪莲
东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云霞
春回大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迎来春耕备耕黄金期。在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泊江海子村,一台搭载着残膜清理装置的大型拖拉机穿梭在800亩玉米地里,不一会儿就将散落在地里的大量残膜精准勾起,实现高效清理。
“天气回暖了,我们及时把地里的残膜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耕地不受污染,为春耕做好准备。”种植大户陈凯龙说,目前土壤墒情很好,预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春耕备耕,科技先行,农技人员也忙碌在春耕备耕一线。他们穿梭在田间,讲解配方施肥要点;钻进大棚,指导病虫害防治;守在农机旁,协助调试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围绕农业生产管理、播种技术、施肥和农药使用、农机具应用等方面开展技术培训,手把手传授给农民实用的农技知识,确保农业稳产增收。
“我家种了1000多亩地,有十几台农机,每年春天都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检修,进地之前保养好,春播不误事儿。”东胜区种植大户李二霞说。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目前,东胜区已储备到位化肥800吨、玉米种子40吨、大豆种子22吨、农药9吨、地膜22吨。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农资店门口都贴有“东胜区测土配方施肥配肥建议点”的海报,为土地“号脉开方”,让农作物吃上“定制营养餐”,助力农业增产增效、绿色发展。
“东胜区根据多年来的测土配方采样调查,结合市区两级专家分析研判,总结出测土配方施肥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发布到各个乡镇,让农民科学施肥、节本增效。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土壤污染,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东胜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徐丙良说。
春耕大幕已拉开,各项准备已做好。数据显示,2025年东胜区预计播种面积13.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11.8万亩、油料作物(葵花)0.8万亩、瓜果蔬菜0.35万亩、中草药0.55万亩。此外,东胜区还将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