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日电(记者周子元)记者今天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由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本次展览包含全球首次对比展出月球正面、背面样品,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
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展览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为主线,围绕工程历史背景、研制历程、主要成就、未来任务等,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以“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为引领,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从“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到“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烙下中国月面印记,从突破月背中继通信技术架设地月“鹊桥”,到“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工程研制团队一条龙攻关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
本次展览生动讲述了探月人以坚定信念将中华民族千年揽月梦想化为现实的历程,系统呈现探月工程探索实践新型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智慧,深刻诠释“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据介绍,作为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的首站,本次展览为期2个月。后续,还将启动探月精神宣讲、全国巡展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