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蓝师傅”劳务品牌带火就业新赛道——西宁经济发展扫描四

小家电脏了,到站点就能清洗;拉链坏了,在站点就能换;管道堵塞,维修人员还能上门服务……在城中区南滩街道农建社区“蓝师傅”便民服务站,这些小修小补可以让居民足不出“圈”,就能享受到便利服务。

持续完善“家门口”就业服务机制,打造全国首批家政劳务品牌,多元开展“人才夜市”“直播带岗”等招聘活动……近年来,城中区人社局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用心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让就业服务的“春风”点亮更多劳动者的就业梦想。

促就业与惠民生的“双向奔赴”

走进便民服务站内,这里设置了不少便民生活摊位:缝补、修鞋、换锁等一应俱全,不仅帮助辖区手艺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可以满足居民小修小补的需求,让居民在15分钟生活圈里享受便利生活。

“这是西宁首个‘蓝师傅’便民服务站,居民可以拨打96123,前往位于农建巷的站点,或者下载‘蓝师傅’便民服务平台小程序。根据居民需求,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社区还会不定期开展公益活动,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农建社区党委书记刘志芸介绍。同时,城中区总工会还在“蓝师傅”便民服务站内设立了户外劳动者驿站,为外卖小哥、快递员、清洁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充电、热饭、休息等便民服务。

农建巷居民季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小区是老旧小区,以前遇到家里漏水都不知道去哪找人维修,现在好了,‘蓝师傅’便民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只需打一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真是太贴心了!”

据了解,“蓝师傅社区便民服务”劳务品牌依托蓝师傅96123线下社区便民服务站、“蓝师傅”微信小程序等线上线下平台,聚合西宁同城蓝领师傅、各类灵活就业人员、零散务工人员,颠覆传统物业公司雇佣用工、路边“揽活”等方式,解构企业灵活用工需求,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专业、优质的搬家跑腿、家电清洗等一站式数字化便民服务。目前,“蓝师傅”平台注册用户已达3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3000人,服务覆盖了西宁300个以上的小区。

2023年7月,“蓝师傅社区便民服务”劳务品牌被评为“西宁市级劳务品牌”,2024年5月,入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一批全国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近年来,城中区人社局立足辖区老旧楼院较多、物业服务资源供给不充分、零散务工人员就业渠道单一等现实需求,深度挖掘并培育“蓝师傅社区便民服务”劳务品牌,实现了促就业与惠民生的“双向奔赴”。

零工就业从“等活来”到“屏前找”

如今,“零工驿站”的新探索,已经转化为“稳就业促就业”的新载体。

城中区人社局以政企合作形式建设全市首个零工驿站“城中区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以“临时用工找驿站,灵活就业进驿站”服务模式搭建数智化平台,改变传统“马路揽活”就业方式,实现求职者“一键读政策”“一键找活”“一键培训”。定期开展“直播带岗+推岗”活动,为各类求职者提供招工候工、信息推介、岗位匹配、政策咨询、权益保障、培训登记等个性化、全方位就业服务。

截至目前,“零工驿站”网站注册企业176家,提供岗位1195个,注册求职者2125人,匹配灵活用工订单1.9万单。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2场,167家企业提供岗位516个,招聘需求4737人,现场匹配订单141人,直播间观看量1.4万人次。

城中区人社局将聚焦灵活就业、零工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发展需求,多渠道发布零工需求及岗位信息,细化岗位信息与灵活就业人员底数精准匹配,拓宽零工就业渠道;持续培育壮大“城中便民服务蓝师傅”劳务品牌,围绕社区便民服务需求,全方位构建“岗位对接—技能培训—实现就业”闭环链条;延伸服务阵地实现用工对接、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全链条“便捷化”人社服务,打造辐射全域的零工就业服务品牌,不断拓宽“15分钟就业圈”服务半径。    (记者 李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蓝师傅”劳务品牌带火就业新赛道——西宁经济发展扫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