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从看飞机到“点赞俑”:一个空港小镇的流量密码丨“镇”有看头——四川镇域经济样本调查④

【小镇名片】

黄水镇,距成都市区仅30分钟车程,毗邻双流国际机场。在这里,花海与低空掠过的飞机共同构成“网红”爆款场景;小镇虽小,却有着4家博物馆、2家书院与1家美术馆构建的博物馆矩阵。黄水镇正以“博物馆矩阵+田园美学+机场流量”三张王牌强势“出圈”,探索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看飞机、赏花田、逛博物馆已成为游客打卡黄水镇的标配。

【小镇故事】

车辆已堵到金黄色的花海深处了。3月27日下午2点过,记者的车在环港路上停滞不前。摇下车窗,牧马山的春风裹挟着油菜花香涌入。远处,一座汉唐风格的建筑点缀在金灿灿的花海中,这是广都博物馆。博物馆外,一架又一架飞机呼啸而过,古今融合创造出独属于双流黄水镇的文旅流量密码。网红展品“点赞俑”前,许多游客正模仿其憨态拍照留念。

“去年开馆即成顶流。”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镇长朱冕有点自豪,黄水镇能接住这“泼天流量”,绝非偶然,而是水到渠成之举。“迎接流量,我们手握三张王牌。”黄水镇党委书记晏巍说:“距离机场和市区近、博物馆多、生态本底好。”

广都博物馆。

黄水镇距成都市区30分钟车程,紧邻双流国际机场,既能承接都市客群“微度假”需求,又具有将机场旅客流量转化为文旅资源的潜力。飞机低空掠过的独特场景与田园风光形成“冲突美学”,成为社交平台传播爆点。

“黄水可以被称为博物馆小镇,一个镇能拥有这么多博物馆资源并不多见。”说起文旅资源,朱冕如数家珍:追蝶记蝴蝶标本博物馆、天府荆溪茶具文化博物馆、文清古蜀双流农耕文化博物馆、何建明书院、文昌书院、李文信美术馆……黄水镇处处藏着惊喜,步步皆是文化。

于是,黄水镇有了明确的产业突破方向——以机场流量为入口,以博物馆IP为核心,布局农商文旅融合发展。

不仅有方向,黄水镇也有自己的打法——拒绝“大而全”,深耕“小而美”。多家主题博物馆构成了“小镇文化矩阵”,以差异化展陈突破“千镇一面”困局。通过博物馆IP打造、新场景的打造、农业景观化改造实现三产深度融合,黄水镇让网红变长红。

广都博物馆里的文物吸引大批游客打卡。

“客官里边请!”戴上VR眼镜,唐代市井瞬间在眼前复活:酒旗招展的长安街头,胡商牵着骆驼穿行,孩童举着糖画追逐。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游客可与虚拟场景实时互动。这是黄水镇在广都博物馆里打造的新场景之一。

“我们打破了‘静态展陈’的边界,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朱冕介绍,更多的体验式新场景延伸至整个瞿上田园——嘟嘟乐园的亲子考古沙坑、风聆坡的植物盲盒、四大主题露营地,构成“12小时不打烊”的体验矩阵。

重庆游客张雯喜欢这种转化:“本想拍飞机发朋友圈,却在VR穿越回唐朝那刻被圈粉,感觉触摸到了历史的体温。”数据显示,3月每个周末景区接待近4万人次,实现景区消费20万元。

黄水镇还在全力引育社会资本,全面梳理片区闲置宅基地、房屋和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精心编制并发布招商清单。第一批次便成功吸引牧山逸园、喜上养生小院、囍院咖啡等10个消费场景入驻。

“头顶的飞机就是我们最好的招商名片。”朱冕介绍,预计4月,还将有半日闲营地、“忆蜀家”田园会客厅等3处消费场景亮相。

瞿上田园。

另一方面,黄水镇联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开展瞿上田园地力提升项目,大刀阔斧改造了230亩规模化种植区域,将农业种植生产的科学性与梯田景观打造相结合。通过精心的田块划分及农作物四季轮作,实现四季有景。

此外,凭借牧马山生态本底,黄水镇培育了以二荆条辣椒、牧马山脆桃、牧马山香梨、牧马山薯芋、扯旗玫瑰、文武龙虾等为支撑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6000余亩。

依托特色农产品和博物馆资源,结合瞿上田园、空港花田等消费场景,黄水镇形成了赏鲜花、品美食、看飞机、逛博物馆的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当地120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超2000元。2024年,黄水镇接待旅游人数约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0余万元。

分别时,朱冕向记者发出邀约:“我们正在将板桥美食街附近的一处老厂房改造为蜀锦文创园,预计年底建成。欢迎届时来见证传统工艺与现代空间的完美融合。”他边说边递过一张设计效果图,图中斑驳的工业风墙体与飘逸的蜀锦纹样相映成趣。

蜀锦文创园规划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从看飞机到“点赞俑”:一个空港小镇的流量密码丨“镇”有看头——四川镇域经济样本调查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