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复星国际继续退出重资产项目 郭广昌称争取产业运营利润翻番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丽新

    “复星(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现在又过了一个关键节点,从基本‘瘦身健体’到了‘有进有退’‘进退平衡’阶段,以后还要继续降财务杠杆,深化产业运营。”4月1日,在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国际”)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向投资者及《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做战略调整会有阵痛,很不容易,需要有战略定力也需要耐心和时间,但复星会坚持。”

    3月30日晚间,复星国际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复星国际总收入达到1921.4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大核心子公司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园股份”)、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和复星旅游文化集团(以下简称“复星旅文”)占集团总收入比重达70.1%;产业运营利润达到人民币4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亏损为43.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为报告期内一次性非现金的账面亏损所致),若剔除重大一次性影响,复星国际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利润约为7.5亿元人民币。

    “菜鸟项目账面价值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1亿元,导致集团层面出现亏损,但菜鸟项目是赚钱的,复星国际对菜鸟项目累计投资近15亿元,到2024年底退出时历史累计已经回收了44亿元,内部收益率达到34%。”复星国际CFO龚平如是解释称。

    “亏损总不是个好事儿,管理层还要继续努力,未来一定要保持公司持续稳定增长。”郭广昌表示,“现在复星国际一年的产业运营利润约为50亿元,未来五年希望能翻一番,争取达到100亿元左右,这是可以期待的。”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作为一家植根中国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复星国际持续深化在全球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布局,夯实全球深度运营能力。报告期内,复星国际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49.3%,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

    当前来看,复星国际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各板块都取得了新突破。大健康领域,复星医药已经从“产品出海模式”进化到了“研产销全方位国际化”的全球运营能力;保险方面,2024年,复星葡萄牙保险毛保费收入达约欧元61.72亿元,充分发挥公司“全球组织+本地运营”能力;文化方面,豫园灯会2025年再度扬帆海外,持续向世界释放东方文化魅力;资源能源方面,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国际化拓展、聚焦战略资源,先后收购阿曼油田权益和拟并购莫桑比克锆钛矿项目,扩张油气业务规模的同时,丰富战略金属储备并拓宽盈利渠道。

    “十多年来,复星国际持之以恒进行全球化能力建设,今天越来越能享受到全球化能力带来的回报。复星国际的全球化,一方面是推动中国企业、中国优势产业走出去;另一方面,复星国际投资的海外企业本身在全球进行拓展,比如复星葡萄牙保险目前已有29.8%收入来自葡萄牙以外市场,国际业务利润贡献占比超过50%。”郭广昌坦言,“世界格局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有影响,躲也躲不过去,关键是如何面对,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造全球化能力。我深信不疑,复星国际能越来越享受到全球化能力带来的红利。”

    “从最早‘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到现在的‘全球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复星国际已经从‘全球布局’进入了‘全球深入运营’阶段,‘运营’是复星国际在全球化布局完成以后的一个重要核心点。”复星国际联席CEO徐晓亮表示,未来会聚焦三方面打造全球运营能力,一是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尤其加大对医药全球资源的整合;二是全球拓展和布局能力,就是怎么“走出去”,比如复星国际投资的葡萄牙保险不断拓展主营业务,海外收入占比从5%迅速增长到近30%;三是本土化融合能力,比如如何将复星旅文旗下的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经典模式在中国城市度假、冰雪度假市场落地,嫁接本土消费。

    关于未来对发展海外业务的规划,复星国际管理层表示,复星国际的全球化不止是中国和全球之间简单的产能和市场的“双向奔赴”,更是落地生根,真正融入当地,利用最合适的资源深耕重点地区。未来几年内,在全球化深度经营方面,复星国际要逐步提升海外收入比重。

创新驱动步入收获期

    复星国际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战略支点,构建“自主研发+投资孵化+生态合作”三位一体的全球创新体系。

    报告期内,复星国际全年科创投入合计约人民币69亿元,建立超过20家全球科创中心,覆盖多个行业领域,持续赋能新技术、新产品落地。

    从细分领域来看,作为港股18A板块率先依靠产品销售实现盈利的创新药企业,复星医药旗下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024年成功实现连续盈利,净利润达人民币8.2亿元,同比增长50.3%。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方面,直观复星医疗器械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Ion系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复星医药自主研发的F-i6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F-C2000全自动高速化学发光分析仪、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化学发光法)分别在国内获批上市。

    “复星国际过往的投资累积了对AI和机器人的布局,像长沙华羽先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元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是复星国际在机器人和AI领域参投的相关企业。”复星国际联席CEO陈启宇表示,从现在开始,未来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回避AI,把AI用好是复星国际打造颠覆式产品,改变行业结构,提升企业价值非常重要的创新手段,复星国际会长期坚持加大对这个领域的投入。

继续退出重资产项目

    自2020年起,复星国际已将降债作为财务战略的重点之一,并通过非战略非核心资产处置来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和2021连续两年兑现投退平衡。2022年以来,面对外部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复星国际加大了资产处置力度。

    据复星国际方面透露,2022年至2024年,复星国际三年累计完成非战略及非核心资产的退出约人民币750亿元等值,并把资产组合优化的财务战略向下贯彻到附属公司。2024年内,公司集团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175亿元等值,合并报表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300亿元等值,进一步优化了资产负债表,夯实了流动性安全垫。报告期内,复星国际退出的主要项目(含尚未交割项目)包括HAL、Ageas、Guide、长沙滨江金融中心等。

    “公司一直在推进‘瘦身健体、有进有退、进退平衡’战略,我们讲‘有进有退’,退的是重资产项目和一些非核心产业,进的是有巨大想象力和广阔成长空间的创新产业。”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复星国际CFO龚平表示:“未来公司会继续退出一些重资产项目,降低财务杠杆,集团有息负债水平要从现在的800多亿元力争逐步下降到600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国际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2%;现金及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约1063.39亿元。

    对于复星国际未来发展规划,郭广昌表示:“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在‘有进有退’的策略下踏浪前行,继续深耕核心赛道,我们有信心保持稳健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为全球更多家庭创造更多健康、快乐、富足的美好生活。”

(编辑 才山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复星国际继续退出重资产项目 郭广昌称争取产业运营利润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