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以“匠心引擎”驱动产改新动能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

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以“匠心引擎”驱动产改新动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持续发力,以“技术传承+创新攻关”双轮驱动,成为推动大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24年,智库交出一份亮眼答卷;2025年,更以系统性改革举措开启产改“智库+”新篇章。

去年,“智库”联合教育、人社、共青团等多部门,全年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活动313场,覆盖职工、学生3.04万人次。其中,为82所职业院校开设130场“订单式”课程,22646名学生在焊接大师毛正石等181位劳模工匠的指导下,完成从“课本知识”到“车间实战”的跨越。全国首个中职学校“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在大连综合中专落地,配套建设的劳模精神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职业启蒙“网红打卡点”。通过增补课件49个,智库课程库总量达305门,形成覆盖电工、机械制造、数控加工等15大领域的“技能矩阵”。既有解决真空钎焊变型控制等“卡脖子”难题的硬核技术课,也有创新方法、班组建设等管理类课程,构建起“技术+管理”双维赋能体系。

今年,智库升级锚定4个战略,通过“制度+规范”,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规模+跨界”,打造全域赋能网络;“线上+线下”,深化技术攻坚服务;“内育+外联”,激活创新协同生态。

2月,出台《大连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创新智库管理办法(试行)》,整合授课费标准、成员权责等12项制度,建立“动态考核+末位退出”机制。同步制定《成员授课费管理细则》,明确线上线下课程补贴标准,确保智库运行规范化、透明化;重点吸纳芯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推动成员规模突破800人;依托大连工匠学院线上平台,全年向中小微企业征集技术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精准匹配专家,线上诊断+线下攻坚结合,目标解决100项生产难题;结合“工匠杯”技能大赛结果,新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6个前沿技术交流组,推动创新成果跨行业转化。

“智库不仅是技术传播站,更要成为产业变革的策源地。”大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探索建立“智库创新成果转化基金”,对成员研发的填补行业空白技术给予最高50万元孵化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大连市劳模工匠创新智库:以“匠心引擎”驱动产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