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警察网
今年以来,山东公安机关建立反诈重点指标“日监测、周调度、月点评”工作制度,动态分析、精准研判、重拳出击,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提升精准度、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2.4%,切实筑牢反诈“防火墙”,守护群众“钱袋子”。
动态分析 优化机制
山东公安机关畅通信息交互渠道,每日统计汇总全省电诈案件受理、资金查控、线索快打、协查调证、涉案“两卡”、预警劝阻6大类、39小类工作指数,进一步规范执法标准,切实提升办案质效。
他们持续强化涉案资金查控工作,不断优化涉诈资金应急处置协作机制,接警即止付、受案即追查、查清即返还,防止不法分子快速隐匿、抽逃、转移财产,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今年1月至2月,全省共冻结涉案账户1万个、金额2.9亿元,返还5300余万元。
山东公安机关制定电诈案件电子勘查工作规范,明确涉案现场勘查、提取、校验、报送各环节工作内容,打通40余个互联网数据协查调证渠道,搭建统一工作平台,服务侦查实战。他们进一步强化与通信管理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推进技术防范平台升级。今年1月至2月,全省累计拦截涉诈短信、号卡、应用程序、网址域名等634.3万次,阻断访问66.3亿次。
山东公安机关健全完善省、市、县、所四级一体化预警劝阻工作机制,强化科学技术赋能,统一布设劝阻提醒短信平台、“96110”智能外呼机器人。他们组织基层公安机关、社会力量综合采取“上门见面+人工电话+智能语音+定向短信”四项措施开展预警劝阻工作。今年以来,山东公安机关预警潜在受害人群475.8万人次,上门劝阻51.4万人次,避免群众遭受损失1.9亿元。
分类施策 专案攻坚
狠抓“攻大案、打集群、清黑产”各类专项行动,山东公安机关建立健全大案攻坚工作机制,明确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大案侦办牵头责任,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通报电诈犯罪形势发展变化,分析犯罪规律特点,强化案件线索落地打击工作措施,清除省内黑灰产聚点,做到重点案件侦办无遗漏。
山东公安机关坚持紧盯大案、聚焦类案、不放“小案”,明确市县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同志为大要案攻坚第一责任人,刑警支队主要负责同志和县级公安机关分管负责同志为具体责任人,全力推动案件侦办工作。大案发生后,各级侦查中心团队、战队按照职责清单快速整合作战单元,按照“一案一档、一案一群”的模式,汇集优势资源、手段、力量开展研判攻坚,加强督导调度,从严落实快止付、快采集、快合成、快研判、快抓捕“五快”工作要求。
山东公安机关充分发挥省公安厅侦查中心、市级侦查中心、县级侦查中心职能优势,实行“侦查中心支撑+专业警种侦办”捆绑作战模式,全面开展追踪抓捕,争取全链条打击。他们完善常态化打击黑灰产会战工作机制,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款”新型电诈犯罪手法,全省警信银企等部门密切协同联动,今年以来批量准确输出高质量资金快打线索近1000条,组织全省公安机关打掉规模性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73名,查扣涉案黄金463克、现金3003.3万元。
梳理难点 综合治理
山东公安机关每月召开全省刑侦部门调度会,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态势研究,监测诈骗犯罪窝点迁移动向,分析诈骗手法技法变化,厘清近阶段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全力推进整体打击治理工作。
山东公安机关高标准复盘治理工作,健全警银、警信、警企专班工作机制,坚持逐案复盘,溯源诈骗信息传递和资金转移链路,查摆信息泄露、引流推广、技术支撑、预警劝阻、防范宣传等薄弱环节,深挖宣传教育、预警反制、行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依规推动对有关地方和行业部门进行追责问责,倒逼落实管理责任,推动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此外,山东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多破一案不如少发一案”的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全范围、全领域、全行业开展精准宣防。他们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宣讲团制作反诈宣传展板折页,排练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走进省市机关单位、行业部门开展巡展巡演,提升重点群体识骗防骗能力,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