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封面评论丨电商治理AI假图,工具先进性神话不能靠“放松标准”成全

蒋璟璟

近日,有电商平台宣布全平台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其中规定,商品图片应以商品实拍图作为核心的效果体现,修饰行为应当适度,避免失真。严禁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这一措施公布后,立刻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和点赞。(北京商报)

卖家秀、买家秀的网梗经久不衰,而今又被注入了新的涵义。时至今日,许多卖家秀已然成为“AI秀”,从试衣模特到AI虚拟人,从图片精修到一键生图……所谓的技术进步,在电商场景内,正产生一系列荒诞效应。其颠覆了规则,却没有带来预期中的价值,反倒引发了种种破坏性的后果。我们知道,电商平台素来以互联网科技公司自居,其对于AI等新技术的落地运用,一贯积极甚至激进。置于这种大背景下,再来审视其此次对“AI生图”踩急刹的行为,更显感慨。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AI的进步主义叙事,俨然成为一种“全知全能”的狂热崇拜。AI赋能、AI替代,AI被视作新游戏规则的基点。随着“AI+”在各行各业铺开,“AI幻觉”等马脚陆续显露,对完美模型的憧憬幻灭,成了另一种滋长的情绪。以电商卖家秀为例,各种AI图充斥页面,其有着AI人典型的身形、面庞、线条,却无法精准呈现一件衣服的“上身效果”。诚如很多消费者所吐槽的,“根本无法通过图片看出实物是啥样的。”

所谓AI假图,是指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的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当下,最为人诟病的AI假图其实很典型,就是把“所售衣服”合成到某AI人像上。这个操作,理论上行得通。但从客观效果来看,简直就是形同儿戏一般。不仅画面渲染效果极差,更为重要的是,一件衣服至关重要的属性,诸如颜色、款型细节、宽松度等等,通通被模糊化。关键信息缺失,或者说扭曲失真,使得其不具备任何消费决策参考价值。

看似精致的AI图,海报一般的高饱和度,只是很遗憾,就“试衣照”而言,失真就是失魂。越是假得精致,就越是滑稽可笑。曾几何时,AI也被鼓吹为是“替代试衣模特”的神器,至少从当下的反馈看,这一设想几近于流产了。AI生图被局部证伪,AI写作等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凡真正从实用场景出发,基于真正的业务标准细究,我们或许还会有越来越多类似的发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封面评论丨电商治理AI假图,工具先进性神话不能靠“放松标准”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