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 何 可
你提问,它秒答,智能客服的效率很高,但质量却不敢恭维,“模板化”的回答套路常常是“对牛弹琴”“鸡同鸭讲”;想要找人工客服,又经常坐席繁忙、层层转接……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2024年消费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举报分析数据显示,消费者普遍反映“智能客服”答非所问、人工客服难联系,导致沟通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消费体验。
客服是沟通解决售后问题的关键一环,也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延伸。高质量的客服应该有效倾听客户需求,并提供准确、及时的解决方案。国内外知名品牌均十分重视售后客服,推出24小时售后客服热线,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以此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发生深刻变革,不少机构、企业都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特别是电商平台、游戏竞技、货运物流、医疗咨询等领域,智能客服已是大势所趋。相较于传统人工客服,智能客服不仅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而且能够节省大量人力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使用智能客服能够降低30%以上的运营成本。
尽管客服行业的智能化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一些简单问题的处理上,智能客服往往比人工客服更有效。但必须意识到,追求创新、节省成本不能以牺牲或降低消费体验为代价,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据媒体调查,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智能客服存在技术水平低、语义理解能力差等问题,面对消费者咨询,回答过于“模板化”,只能提供“储备答案”,遇到“超纲问题”不懂变通,常常答非所问,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售后体验。
智能客服也不像人工客服那样可以感知消费者的语音、语气及情绪变化,不能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灵活地使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沟通。与此同时,随着人工客服的减少,转接菜单多、等候时间长等问题,同样消磨着消费者的耐心,甚至导致一些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售后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在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不该只是一道“单选题”,而应该继续保留人工客服,或者采用“人工+智能”的形式,让客户在“储备答案”之外获得更有针对性、更有人情味的解答,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实际上也是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和巩固拓展市场的必要手段。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的各自优势,进一步合理划分智能客服和人工客服的服务阶段和参与深度,例如常规性咨询可由智能客服处理,涉及消费者售后投诉、资金安全等较为复杂或紧急的问题则优先转接给人工客服。有关方面还要进一步优化“人工客服”配比,提供充足的“人工客服”坐席,确保消费者的需求得到快速有效的响应和解决;进一步简化“人工客服”转接程序,提升客服热线响应速度和人工客服应答率;进一步提升智能客服水平,建立用户反馈收集和处理机制,及时更新大模型数据库,定期对智能客服的识别准确性、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与迭代升级,使之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消费者的问题,提升用户满意度。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