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三句话感悟“两个毫不动摇”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评论员 | 杨禹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

    感悟“两个毫不动摇”,不妨从这三句话入手。

    之一:“两个毫不动摇”从来没有动摇

    “两个毫不动摇”事关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我们党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党代表大会的报告里,两次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两次在参加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以及多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场合,一再重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巩固“从来没有动摇”的认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懈做好两件事:一是更加全面、深入、具体地把“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到位;二是面对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等错误言论,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之二:“国”与“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概括过八个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2月17日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又讲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八个字——“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国”与“民”,现在是因“链”而聚。我们需要告别传统固化的观念,转而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与“民”的关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国有企业是“顶梁柱”,民营企业是“生力军”,二者各有所长、高度互补,可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强调的就是国资国企要集中发挥作用之处。《决定》同时提出,“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2月17日,总书记在这句话前边进一步加了“持续”二字。

    落实动作正持续展开——比如,有关方面去年推动5个新核准的核电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同时向民间资本推荐了新型基础设施领域500余个项目。今年还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两新”,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之三: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以及2023年3月参加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

    就在2月17日座谈会之后几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改完善后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这将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从草案内容看,首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同时充分回应了各方关切,对民营企业普遍关心的市场准入、要素保障、权益保护、公平执法等问题,均设置了专门的章节或条款予以规定。

    “从制度和法律上”,意味着相关努力更系统、更可预期、更聚焦制度建设、更有法治含量。

    以上三句话,不见得涵盖所有相关要义,但能清晰勾勒出,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努力,其背后的基本逻辑——

    “两个毫不动摇”是所有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努力的方向,而“把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是正在持续作出的具体而艰苦的努力。

    努力向前,一步一个脚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三句话感悟“两个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