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二十七载枕江月 桥边人家故事多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尹洁

铜仁的灵气是水养出来的。锦江像匹绿绸子绕着城,锦江大桥便成了系在绸子上的玉扣。

对于桥边人家而言,桥从来不仅仅是桥。这座1997年竣工的锦江大桥,历二十七载春秋,不知渡了多少人,藏着多少故事。

家住碧江区河西街道三江公园旁的冉老汉爱在桥头歇晌,看桥上车水马龙。“早年间过江要掏船票,称盐打醋、抓药读书。但自从这桥建好后,生活方便许多,这座城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于67岁的冉建国而言,桥是定格在记忆里的情感纽带。

锦江大桥位于铜仁市碧江区的中南门东山脚下,桥长125米,主跨110米,桥下净空按六级航道标准设计,是中南门古城至新城商业区的主要交通要道。

云消雾散,锦江两岸的垂柳依依,桥在绿树的映衬下更显古朴与厚重。冉建国漫步到桥边,看锦江水悠悠流淌着,游江船只往来穿梭。

锦江大桥的另一端,连接古城老街入口处,58岁的彭德勇在附近经营着一家副食店,正在门口和街坊邻居下棋,棋盘上厮杀得紧,话头却慢悠悠荡开:“这座桥是见证者,见证了我家两代人的幸福生活。”

作为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彭德勇的父辈在桥头起屋谋生,养育了他们三姐弟。如今三姐弟都已成家,他接下父辈留下的房产,卖起烟酒茶糖,日子过得惬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五彩斑斓的灯光勾勒出桥的轮廓,倒映在江面上,如梦如幻。勇哥副食店的玻璃柜也映着五色光影。

“中南门古城越来越热闹,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收入翻了好几倍。全国各地顾客都有,还有很多外国游客。”彭德勇手指售卖机,话里带着三分得意,“我也会继续尽我所能,服务好每一位进店的顾客,更好地展现我们铜仁人热情好客的一面。”

一座沿江而建的城市,大小桥梁众多。在铜仁主城区不仅有锦江大桥,还有东门大桥、西门大桥、大江坪大桥、清水大桥、南岳大桥。不仅“桥”见了铜仁的发展,还串联起无数人的幸福生活。当与桥边人家说起这座桥时,总会抖落出一个个动人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二十七载枕江月 桥边人家故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