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通讯员 伍水清 高兰萍 徐芹
位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小寨关村的板当生态茶园内,茶农们双手翻飞,熟练摘下嫩芽。
这是板当生态茶园迎来第一年大规模采摘季。谁能想到,4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荒山。
彼时,小寨关村四面环山,规模化农业发展受限,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的山坡地慢慢成为撂荒地。
撂荒地如何利用,板当镇党政班子精心谋划。
镇里组织的产业发展专班、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专家来到村里,2021年第二批财政衔接资金“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巩固提升茶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小寨关村……村庄的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1年10月,板当镇平台公司引进项目推进产业规划与发展,省农科院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荒山坡上土壤、气候条件的分析,最终确定在荒山发展茶叶种植,品种选择“黔茶1号”。
2021年12月,通过土地平整、茶叶种植等系列作业,撂荒多年的3000亩山坡地披上“绿装”。
四时轮转,寒暑交替。如今站在山顶,满目荒芜被绿意盎然替代。茶园田埂边,停满村民三轮车与电瓶车。
“农户上山采茶,按照40元一斤计算报酬,每人一天可采3斤以上。”茶园负责人汪崇思说,自3月22日开园以来,茶山上每天有500余人采摘春茶。
山上采茶,山下制茶。在山脚的茶叶加工厂,工人正在进行摊晾、杀青、炒制、揉捻、烘干等工序。
为保证茶叶加工口感与品质,板当镇特意从遵义请来制茶师。“目前,工厂每天加工1000多斤茶青,进入采茶高峰期后量会更大。”制茶师朱克昌说。
“加工的茶产品,我们计划与县里的农业平台公司合作,按照统一标准制作、包装与市场销售。”汪崇思说,今年茶园第一年采摘,预计产值将超过300万元。
目前,板当镇种茶面积已达8000余亩,覆盖小寨关村、丙贡村、硐口村多个村寨。“板当镇将进一步擦亮‘紫云春茶’的名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紫云自治县政协副主席、板当镇党委书记匡永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