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秦港股份3月28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65亿元,同比下降2.69%;归母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增长0.63%;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拟向每10股派现0.85元(含税)。
资料显示,公司为客户提供高度一体化的综合港口服务,包括装卸、堆存、仓储、运输及物流服务。分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煤炭及相关制品服务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5.36%,占营业收入的67.01%;金属矿石及相关制品服务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长3.77%,占营业收入的20.06%;其他杂货服务收入6.24亿元,同比下降1.2%,占营业收入的9.09%;其他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0.32%,占营业收入的1.74%;集装箱服务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7.52%,占营业收入的1.6%。
相关机构研报指出,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后,秦港股份公司控股股东河北港口集团有效整合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资源,避免无序竞争,依靠一体化优势实现货类统筹布局,发挥各港优势,避免资源浪费,形成营销合力。作为是全球领先的大宗干散货公众码头运营商,实行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地跨港经营战略。秦皇岛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煤炭运输大通道重要港口,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公司深入拓展唐山曹妃甸及沧州黄骅港区业务。沧州矿石码头一期续建工程正式投产运营后,公司在沧州黄骅港区矿石装卸能力大幅提升。此外,经济腹地辐射范围广,服务半径大,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区通过大秦线及其支线迁曹线、张唐铁路等与我国煤炭主要产区的“三西”地区相连,是该区域外运煤炭的主要下水港。经济腹地覆盖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上述地区既是我国消耗资源物资的主要区域,又是资源稀缺地区,对煤炭的大量需求为公司主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充足业务保障。河北省是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其中唐山、邯郸是河北省最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对铁矿石需求量大,曹妃甸港区位于唐山,黄骅港区则通过邯黄铁路与邯郸等冀中南地区直接相连,公司曹妃甸港区、黄骅港区均受益于钢铁基地进口铁矿石需求量的增加,同时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秦港股份表示,未来公司将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的战略部署和深刻内涵,以河北港口集团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引,按照利于巩固提高干散货港口竞争优势、利于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利于提升港口综合发展能级的原则,坚持“资源统筹、科技赋能、外拓空间”的总体发展思路,全力建设行业领先、功能完备、智慧绿色、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干散货港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