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技术分册》近日出版 向世界介绍中国陶瓷技术史

原标题:《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技术分册》近日出版 向世界介绍中国陶瓷技术史

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这套皇皇巨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十二分册陶瓷技术》(简称《陶瓷技术分册》)中文版近日出版,由柯玫瑰和武德两位专家执笔。《陶瓷技术分册》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世界影响,展现了中国在陶瓷技术领域的卓越贡献。

《陶瓷技术分册》详细记录了中国陶瓷技术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考古证据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掌握了制陶技术。随着历史发展,秦汉时期的陶器制作已相当成熟,为后世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强调了中国南北地区在原料使用上的差异:北方多采用高岭土,南方则以瓷石为主,这种因地制宜的材料选择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更造就了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等各具特色的地方传统。窑炉部分则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的篝火窑到宋代的龙窑、馒头窑等不同类型的窑炉,分析了它们在陶瓷烧制中的作用,每一次窑炉结构的改进都带来了烧制技术的突破。正是这些材料的选择和窑炉结构变革带来的烧制温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瓷器的诞生和制瓷技术的不断发展。

《陶瓷技术分册》不仅深入解析了中国古代陶瓷的制作工艺,详细描述了拉坯、模制、施釉等关键技术,还对景德镇瓷器制作工艺进行了解读。景德镇工匠发明的“二元配方”技术,通过混合高岭土和瓷石,解决了瓷器在高温下易变形的难题,这项技术领先欧洲数百年。在装饰艺术方面,中国古代陶瓷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釉上彩、釉下彩、饰金等多种装饰工艺交相辉映,这些装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经久耐用,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书中也特别关注中国陶瓷技术对全球的影响。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陶瓷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东亚、东南亚、伊斯兰世界乃至欧洲的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陶瓷的全球传播不仅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书中指出,中国发明的瓷器制造技术是世界陶瓷史上的重大突破,其装饰风格和器型设计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发展。欧洲瓷器工业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瓷器的启发和影响。

《陶瓷技术分册》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为现代陶瓷技术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书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对古代陶瓷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古代工匠在原料配比工艺上的经验性调控,与当代材料科学中的成分优化原理高度吻合。这种对传统工艺的科学解读,为当代陶瓷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古代工匠对材料性能的深刻理解、对工艺细节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创新的不懈探索,都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部著作配有大量珍贵图片和详细图表,既有严谨的学术分析,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无论是对科技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的文化爱好者,都能从中领略中国古代陶瓷技术的辉煌成就,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原标题:《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技术分册》近日出版 向世界介绍中国陶瓷技术史 来源:新华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技术分册》近日出版 向世界介绍中国陶瓷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