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作为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创新打造的主题活动之一,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在南宁举办。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新华社副社长刘健,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等与会嘉宾共同启动“2025AI正能量创作计划”。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出席大会并作主旨发言。
主办方供图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正能量网络传播”,邀请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和研究院所代表交流互鉴。通过“沉浸式展演+交互式展览”,积极搭建成果展示、新品发布、模型推介、供需融合的平台,形成良性示范和正向引领,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广西卫视创作的《海上丝路》AI奇幻史诗微短剧在大会广西展区展演。
《海上丝路》AI奇幻史诗微短剧由广西卫视AI创作中心创作,采用AI角色设计、AI场景设计、AI人物动画捕捉、AI作曲等全流程AI创作技术,还原了从古到今海上丝绸之路的场景,第一季汉代篇讲述了高中生小航在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中的羽纹铜凤灯带着他进行了一场奇妙的沉浸式体验,小航回到汉代港口,与那个时代的朋友们一起探索浩瀚无垠的大海,一个个生动的海上丝绸之路故事由此展开。
微短剧中通过AI还原古代海丝贸易场景,中国的茶叶、香料、陶瓷、蚕丝、药材等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不仅促进了贸易的往来,更加深了与各国的文化交流。微短剧并未局限于历史事件的复现,而是通过细腻的情节设计,探讨了文化交融对世界发展的深远影响。一个个鲜活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传递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联结人类心灵的桥梁。这种情感共鸣,使短剧在情节之外更具思辨价值。
《海上丝路》以AI工具为核心,赋予了微短剧创作全新的可能性。它不仅突破了传统影视创作的技术局限,还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深刻的文化表达,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这部微短剧在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同时,也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是影视与AI创作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