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金融知识小课堂|警惕日常“小行为” 不做电诈“工具人”

转自:衡水日报

“走过最长的路,是诈骗分子的套路”当下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电信诈骗猛如虎,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行为”,可能会带来一些“大危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替人“取现”和贷款“刷流水”的后果吧。

一、出租、出借银行账户的"小"行为,会带来什么"大"后果?

朋友之间出借银行账户,为获取佣金将银行账户出租给陌生人......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种行为已经违反了我国的金融管理法规,行为人也很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后果与危害: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含银行卡)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5年内停止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3年内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数量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防范小妙招:不要轻信他人以各种理由提出的借用或变相借用账户进行转账的请求,莫贪小利,同时也要提高自身风险防范的能力,妥善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随意向他人透露,避免由此带来的个人信息透露和财产损失。

二、替人“取现”有风险,莫做电诈工具人

“只需要跑跑腿,用自己银行卡帮忙取个钱,就能赚取佣金,还报销路费”这种“好事”经常会出现在各类群聊或互联网中,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殊不知该行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请广大群众切勿因蝇头小利而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后果与危害:若行为构成帮信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刑罚将更重。此外,参与者还可能面临银行账户冻结、信用受损等后果。

防范小妙招:以任何理由要求将现金、黄金等当面交付给第三人的或通过跑腿、网约车、快递投送等邮寄至指定地点的都是诈骗!网络上的信息请仔细甄别不明来源的链接、app切勿随意点击下载。

三、网络贷款刷流水?小心沦为电诈“工具人”!

为获取网络贷款,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刷流水”,殊不知可能是在协助不法分子转移涉诈资金,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

后果与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防范小妙招:办贷款要通过正规途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本人银行卡、手机卡、微信账户、支付宝账户等提供给他人使用,发现账户异常应立即联系银行并报警。

通讯员:孙海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金融知识小课堂|警惕日常“小行为” 不做电诈“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