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重塑文娱产业格局的背景下,星星V剧近日发布《2025战略宣言》,宣布以“五大战区”为核心架构,构建“短剧+商业”双螺旋战略,剑指万亿级短剧市场。该战略通过区域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及产业链闭环设计,试图为星星V剧开辟一条工业化、全球化的发展路径。
根据战略规划,星星V剧将依托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双城及华北地区的区位优势,打造五大“超级枢纽”,形成覆盖内容生产、科技赋能、商业变现及文化输出的完整生态。
上海(东部战区):定位国际战略支点,聚焦全球IP孵化。依托陆家嘴资本集群与国际制作团队,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3个“现象级宇宙IP”,并建立跨国IP孵化中心,辐射亚太市场,推动中国短剧内容走向全球。
合肥(中部战区):以“量子计算+虚拟制片”为核心,联合中科大等科研机构,打造全球首个AI剧本工厂。通过AI编剧矩阵与虚拟制片技术,宣称可将剧本生成效率提升至每秒1000个,拍摄效率提高300%,试图实现短剧生产的工业化革命。
广州(南部战区):借力跨境电商与直播生态,构建“短视频+跨境选品”的商业闭环。战略提出整合3000家跨境商家资源,通过直播基地辐射RCEP国家,探索内容电商的规模化变现路径。
成都(西部战区):瞄准数字创意与国潮输出,建设亚洲最大虚拟艺人培训中心。计划通过8000名数字艺术家矩阵及AI偶像孵化,撬动东南亚文化市场,强化国潮内容的国际影响力。
天津(北部战区):依托国家级视听牌照与政企协作机制,打造合规化运营样板。通过整合华北六省资源,建立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园,为短剧产业提供政策与资源保障。
星星V剧将技术视为短剧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未来计划将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传统剧本创作与拍摄流程中的低效环节。例如,AI编剧可实现剧本批量化生成,虚拟制片则通过实时渲染技术压缩制作周期。若技术落地,或将为行业提供可复用的工业化模板。
星星V剧的2025战略,以区域协同为骨架,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展现了短剧产业从草莽生长到系统化运营的转型野心。其能否真正推动行业进入“黄金时代”,不仅取决于战略执行的精准度,更需在内容质量、技术可靠性及商业可持续性上经受市场检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一尝试或将成为中国短剧迈向工业化与全球化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