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土地市场呈现明显升温。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核心城市多宗热点地块成交带动300城住宅用地累计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6%,平均溢价率为10.9%,多宗优质地块拍出较高溢价。其中,上海、杭州多宗土地溢价率超30%;成都、苏州核心区地块溢价率在20%以上。
一季度以来,土地市场呈现明显升温。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核心城市多宗热点地块成交带动300城住宅用地累计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9.6%,平均溢价率为10.9%,多宗优质地块拍出较高溢价。其中,上海、杭州多宗土地溢价率超30%;成都、苏州核心区地块溢价率在20%以上。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土拍市场表现活跃,显示出土地资产增值潜力和地价修复动力。随着一揽子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措施显效,从房屋交易量到房屋价格再到土地交易的循环传导机制正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前2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分别比上年全年收窄7.8个和14.5个百分点;从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来看,前2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和7.1%。
“房地产市场交易总体平稳,带动房企资金畅通与预期增长。房企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拿地意愿和投资信心,有利于夯实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进一步推动从土地到楼市的双向良性循环。”严跃进说。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土地供应模式与供应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调整。专家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核心城市加大优质地块供应力度,支持低密度住宅用地开发,满足市场改善型住房需求,并优化产品设计条件,以“好房子”建设激活住房需求潜力。同时,“小而美”地块供应占比提升,在市场承压的情况下,核心区域“小而美”地块能够吸引更多房企,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土地竞拍,此类地块能够更好帮助房企平衡规模扩张与经营效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全国范围看,核心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活跃,但立足整体,土地市场仍存在较为明显的热度分化现象。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依然是房企开发商的竞争重点,而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面临着较大的去库存压力。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伴随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进一步深化调整,各地如何推动供地模式不断优化、众多房企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将是接下来发展的关键。
严跃进建议,一方面,地方在供地方面要积极围绕高质量地块进行供应,尤其是在地块占地规模、容积率等方面设定合理值,以更好满足目前房企的拿地需求;同时可结合所在片区的去库存周期等,持续优化供地模式,更好吸引房企投资。另一方面,鉴于核心优质地块竞拍轮次增加、拿地竞争激烈,房企对这类地块的拿地成本应有足够预期,尤其是要测算好相关盈利指标,真正确保拿好地、建好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