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在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工作“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战略定位,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抓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不断筑牢社会治理根基。
把握新兴领域的关键点,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跟得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已逐渐壮大。有数据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这一群体因存在劳动关系灵活、工作方式弹性大等特点,其在提升权益保障、组织归属感以及社会认同感方面有很大需求。而要把这群人组织起来,就要把握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这一关键点,重点推动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组织建设“全域覆盖”,持续强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引领”,按需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全员服务”。
夯实基层治理的支撑点,在组织和赋能方面抓得紧。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社会工作全过程,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共同体。一方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工作服务站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使社会工作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找准凝聚群众的发力点,在动员和保障方面谋得实。“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社会工作是面向最广泛的社会领域、最广阔的基层组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开展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扎实做好人民信访、人民建议征集、志愿服务等工作,推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工作部门要重点发挥好网上信访平台、领导留言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汇集民声的渠道作用,让金点子“从群众中来”,让好政策“到群众中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同时,社会工作部门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广大群众加入自治组织,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广泛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环境整治等事务中,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力量。(北京市通州区潞邑街道贾尚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