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立足优势 打破瓶颈 坚持走信托特色资产管理之路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2023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明确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为行业转型奠定基础。今年,监管层进一步强化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导向,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系统性改革框架,成为当前信托业务转型的核心指引。在此背景下,信托公司正加速布局转型,行业呈现"减量提质、特色发展"新趋势。

作为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重塑业务模式,形成具有特色化、收益稳健的产品体系是资产管理信托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上海信托坚持走信托特色资产管理之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目前,上海信托已建立从现金到固收、固收+、权益以及“跨境+私募”股权投资的全覆盖产品线,涵盖30多个主动管理净值化产品,穿越周期,经受了资本市场的考验,获得了市场和投资者的信赖

经过多年探索,截至目前,上海信托主动管理的标品资管信托从200亿元增长到近2000亿元。从事资管信托的前中后台人员近200人,打造了一支有能力、有业绩、有口碑的专业化投研队伍。

坚持长期主义 走信托特色资管之路

上海信托所历经的资管实践是一项符合市场规律、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期过程。早在2006年,上海信托就设立了信托业第一只类货币基金产品,至今已迭代4个版本。

1.0版本为“非标时期”。2006年至2014年期间,尽管上海信托所配置的资产仍然以非标为主,但是依然在标品资管产品上展开创新。2.0版本为“混标时期”。从2014年开始,上海信托标品资管规模开始稳步上升,推出了红宝石系列固收产品,尽管产品中仍配有非标,但是投资范围和策略向大类资产配置迈进坚实的一步。3.0版本为“标品时期”。从2017年开始,上海信托相继推出一系列固收增强的产品。到2021年年底,公司标品资管信托的资产已实现全部标品化,形成了收益曲线和策略全覆盖的产品矩阵,成功引导公司客户的投资习惯从“非标”资产转向“标品”资产。

如今,上海信托迈入4.0版本的“账户时期”,即形成了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充分融合、以信托账户为主要形式的资管模式。回首过往,上海信托始终坚信,信托的“独门绝技”就在于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循环驱动。财富管理信托账户可以为资产管理信托提供稳定、长期的资金,是资产管理的“入口”,而资产管理可以为财富管理账户提供多元、定制的大类资产配置服务,是财富管理的“底仓”。两者的循环驱动,就是用“长期资金”涵养“长期服务”,用“耐心服务”培育“耐心资本”。

2022年以来,上海信托财富管理账户每年均以翻番的速度飞跃式发展,目前规模已突破了700亿和1万单。公司的资管产品为家族、家庭信托客户定制化配置,同时还可利用公司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新加坡获得的6块跨境牌照,分享全球市场成长的成果,真正从之前的“卖产品”、转向了“管资产”。公司资管产品共荣获6座信托业金牛奖,获得市场、同业及客户的一致认可。

上海信托十多年的实践,是一个与市场一流机构对标的过程。通过建立公司级资产配置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上海信托自上而下打造了“投研一体化”的投决体系,形成了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方法、以客户投资体验为中心的投研体系和数智化运营体系。

坚持合规尽责 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

坚持合规尽责的恒心以及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的初心,使得上海信托得到了投资者的信赖。

2012年,上海信托与上海市闵行区政府合作设立了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其中2.3亿元为社会募集。得益于上海信托在融资信托时代积累下来的优异口碑以及投资者的充分信任,该项长达23年的长期股权项目顺利发行。目前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已建成上海最重要的高端国际医疗聚集区,并于2023年实现了投资者端的全部退出,为投资者带来长期投资的良好收益。

上海信托坚信若缺乏良好的历史业绩、市场口碑和投研能力,就没有投资者的一路追随,资产管理的道路很难坚持。

在合规经营方面,上海信托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不做资金池,并以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募集能力来决定业务容量;在风险控制方面,上海信托做到“四个管好”,即管好主体、久期、集中度和流动性关键时点,为超过1万名客户提供稳健的信托回报,在市场上高高举起了安全稳健的旗帜,率先迈过了“投资者信任”这道坎。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不少投资者对房地产股权投资望而却步。在此情况下,上海信托依然能携手铁狮门、凯德等国际一流地产商,成功募集发行张江科技园、抖音杨浦总部等商业地产股权项目,并得到投资者的坚定支持。

不仅如此,2011年,上海信托推出的一款每周发行、可定制3个月到1年期限的期次型产品,目前规模约400亿元。由于该产品长期以来的低风险、低波动、低回撤和超越基准的收益表现,即使在动荡的资本市场下,始终获得投资者的积极认可。

持续大力推动 做难而正确的事业

上海信托的经验表明,信托公司只要敢于闯新路、开先河、顺应方向、体现专业价值,就一定可以成功。

资产管理是财富管理和资产服务重要的物质基础,未来,上海信托也将在监管的正确引导下,立足自身优势、打破制度瓶颈,扎实地走好专业化、特色化的资产管理之路,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与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深化的关键节点,上海信托将紧扣时代变革脉搏,立足“银行系”信托优势,以“归本源、促融合、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为主线,构建资产与财富管理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

深化集团协同,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生态。上海信托将全面融入浦发银行集团化经营体系,聚焦“五大赛道”实施路径创新。通过建立“需求-服务”双向清单机制,推动信托工具嵌入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核心领域。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构建“银行+信托+兄弟机构”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打造具有信托特色的综合化解决方案。

加速业务转型,构建价值循环体系。上海信托将重点培育账户制财富信托、ESG、普惠金融、供应链等信托等五类创新业务,建立“资金入口-资产配置-风险管控-价值实现”的业务闭环。强化财富管理作为资金枢纽功能,提升长期资金沉淀能力;拓展资管信托在资本市场的深度布局,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深耕科技信托产业生态,打造新质生产力孵化平台。

筑牢风险防线,夯实资产质量根基。上海信托将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严控集中度与操作风险。通过数字化风控平台建设,实现风险预警、授信审批、合规管理的智能化升级。创新风险处置模式,综合运用AMC处置、司法重整等手段,动态优化资产结构。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建立精准化投诉响应体系,推动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良性互动。

强化科技赋能,构建智慧支撑体系。上海信托将实施“数智+”发展战略,推进核心系统架构升级与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打造集团级财富账户管理系统,实现与总行数字生态深度对接。布局信创云环境,提升系统安全性与运营效率。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工程,培养“数字型+专业型”复合人才队伍,为业务创新提供智力保障。

未来,上海信托将坚持政治性、人民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民生发展等领域展现新作为。通过构建“集团协同、业务循环、科技驱动”的三维发展模式,力争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书写信托方案,为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注入创新动能,在新时代信托业转型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立足优势 打破瓶颈 坚持走信托特色资产管理之路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