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改革报
□ 本报记者 程 晖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这是继2024年首次提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后,这一创新实践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一连续政策部署,标志着科技小院从基层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阶段,科技小院正以其独特的“教育筑基、科技赋能、人才驱动”模式,书写着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
日前,记者走进河南叶县任店镇的韭菜大棚,只见韭菜长得叶肥茎壮、鲜嫩欲滴,但也有局部地方韭菜生长缓慢,叶片细小且有白斑。是发生了病虫害还是土壤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宇欣立马组织学生对土壤等进行采样,用塑料袋把样品封装后,准备发往位于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检测,以确定病虫害性质和应对办法。
这样的田间调查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和学生的常态。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建立起韭菜科技小院和教授工作站,通过创立产学研机制,派出硕士、博士生常年入驻,持续为种植农户服务。
“我们非常欢迎科技小院入驻本地,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找到答案。”一位当地种植户介绍,在中国农业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大家掌握了不少新知识,种植技术提高得很快,让种植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科技小院不仅为农户解决种植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同时也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为产业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谭晨阳作为叶县廉村镇驻站的研究生之一,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开展辣椒种植实验。他们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还帮助解决了辣椒品种选择、种子价格咨询等问题,让种植户们用上了好种子、便宜种子。
谭晨阳说:“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种植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我们不仅要让种植户用上好种子,还要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落地的农业科技才有生命力!”王宇欣表示,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品种选育、合理种植、用肥用药、田间管理、流通销售等环节,只有因地制宜、科学管控,让种植户学到真本领,才能收到较好成效。
叶县廉村镇党委书记程英豪表示,镇党委、政府将辣椒产业作为“一乡一业”的重点产业来打造,通过种植辣椒,农户增收致富。“今后,我们将与科技小院加强合作,引入更多品类,将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地专门成立了辣椒产业协会和辣椒产业指挥部,建立了辣椒产业微信群,方便种植户交流沟通。同时,出台了《辣椒产业发展意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辣椒面积倍增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辣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顶层设计。镇机关干部和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帮助落实产业发展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农民种植户们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与到辣椒种植中来。在镇、村干部和种植能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种植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他们通过夜校参加培训、在田间地头架起黑板,探讨种植技术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辣椒种植的要点,提高了种植水平。一些种植户还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等方式,实现了辣椒种植的产业化发展。
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当地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火红”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