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闪崩跌停。
4月3日,立讯精密大幅低开逾5个点,盘中继续杀跌,午后封死跌停。
这天,消费电子板块全军覆没:
板块内21只个股跌幅超5%,7只跌停或跌幅超10%。
利空来自是特朗普“疯狂”的关税政策。
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加征34%、20%、24%、26%。
消费电子是中国对美国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类别。2023年,中国向美出口的消费电子产品总额达242.97亿美元,占中国消费电子出口22%。
所以,A股消费电子板块直接崩了,特别是出口导向的“果链”企业,纷纷大跌。
不过,笔者认为,市场的悲观情绪一定程度上过头了。
我们逐一分析。
1、关税幅度已接近最坏预期。
特朗普上任前曾提出对中国关税目标为60%,此前对中国的关税已达到20%,这次加征34%,总关税达54%,接近预期上限。短期内不可能更坏。
2、苹果望再次取得关税豁免。
特朗普上次任期加征关税时,苹果最终取得豁免。虽然这次特朗普表示不会允许任何产品豁免,但特朗普的承诺你懂的。特朗普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而苹果近期宣布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这为谈判提供了空间。
3、关税成本最终要由苹果和美国消费者承担。
中国在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的优势短期内难以取代,美国短期内也无法重建完整供应链。当前中国果链利润已很低(如组装环节仅10%),不可能长期亏本接单。关税成本最终将转嫁给苹果和美国消费者,如果加剧通胀,会影响特朗普执政。
4、中国生产苹果产品在美份额下降是趋势,关税大棒只是加速了进程。
即便没有此次关税政策,苹果也早已将印度定位为美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基地。2023年印度产能约占苹果总产能25%,已基本可以满足美国市场需求。
我们再来谈谈,苹果究竟能不能离开中国?
或者说,苹果产业链,能不能离开立讯精密这样的中国公司?
只要愿意付出足够代价,没什么不可以。前提是付不付的起。
摩根士丹利预测这次关税政策会直接导致苹果利润下滑7%。
比利润下滑更加可怕的是竞争力下降。
2024年苹果智能手机全球市占率达18.7%,位列第一,不过紧随其后的三星、小米是18%、13.6%,咬得非常紧。众所周知华为在欧美市场是被束缚住手脚了,一旦华为能“走出去”,一旦欧洲等市场为报复美国解除对华为的限制,苹果还够不够打?
那么,立讯对苹果究竟意味着什么?2023年10月,《华尔街日报》发了篇文章:《没有这家中国公司,库克就无法生产iPhone》,指出尽管中美关系紧张,苹果对立讯精密的依赖却在加深。
立讯2011年进入苹果供应链,目前已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全面代工能力。这种能力不仅确保了生产节奏的稳定,还让苹果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消费电子行业不断“新王换旧王”,如果缺乏对市场的快速响应,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淘汰。目前看,苹果的合作伙伴中,立讯精密无可替代。
更重要的是,立讯在苹果供应链中的角色早已超越简单组装,而是深度参与苹果NPI创新(新产品导入),从概念设计到大规模生产再到推向市场。立讯精密已获得iPhone 16 Pro Max的NPI,未来苹果的创新与立讯密不可分。
当然,苹果可以重新在印度,甚至在美国本土培育一个新的“立讯”,那么,需要多长时间?五年、十年?五年十年后,苹果这家公司又处于何地?
目前,苹果占立讯精密营收超70%,按照立讯计划,未来苹果贡献的收入占比要降到三分之一以下。短期内当然不可能实现。
但在关税阴影、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苹果也越来越需要跟立讯精密抱团取暖。
美国市场毕竟只占苹果总市场不到三分之一,在美国以外更广阔的市场,苹果依然需要借助立讯“打天下”。
立讯精密的28万股东,没必要过分担心。
(转自: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