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漪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伴随风险偏好的回升,资金持续流入股票市场,增加了债券市场的调整压力。招商基金李家辉认为,债市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被过度预支,以及票息保护的缺失。
作为短债基金经理,李家辉认为,短债基金是追求绝对收益的工具,票息是投资收益的根基。他会采取“短久期票息策略+有限资本利得增厚”的组合拳:一方面,将组合久期控制在合适的久期内,规避利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哑铃式配置,兼顾提高组合的久期弹性和流动性,尽可能增厚收益。
谈及投资框架,李家辉认为,信用研究与组合管理同等重要。
作为信评出身的基金经理,李家辉深谙“不踩雷”的重要性。“信用策略的胜率高但容错率低,必须建立严格的筛选标准。当某一行业因市场情绪被整体抛售时,通过精细化研究识别优质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介入,能够获得高收益的资产。”李家辉说。
组合管理方面,李家辉在杠杆的使用上相当克制。“低息差时代,加杠杆赚的是辛苦钱。”他直言,投资组合中,会通过严控信用债资质,采取分散持仓以最大限度降低流动性冲击风险。
“基金经理的职责不仅是追求亮眼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守护客户的财富。”日常投资上,李家辉坚持三大原则:一是做好负债端管理,严控单一机构持仓比例、分散客户集中度,从而降低巨额赎回冲击影响;二是做好透明化沟通,在渠道端建立密切的沟通机制,主动提示市场风险,长期陪伴客户;三是坚持长期主义导向,对各类产品采取长周期考核维度,避免因短期行为透支长期信任。
面对短债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局面,李家辉提出“货架式管理”理念,即根据客户风险偏好与持有期限,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具体而言,他将旗下短债产品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低波目标系列,适合短期资金周转、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二是收益目标系列,进攻性较强,匹配风险偏好相对较高客户追求收益弹性的需求。“与其追逐短期排名,不如让产品风格与客户需求更加匹配。”李家辉说。
“与此同时,在低利率时代,短债投资要锚定长期价值。”李家辉认为,拉长时间来看,市场大概率维持低利率环境,短债基金要从追求收益的工具转型为配置的工具。具体而言,要采取三大策略:一是明确工具化定位。明确产品风险收益特征,通过清晰的夏普比率、滚动持有期胜率等风险收益指标,形成不同层次的产品“货架”,让客户更容易作出决策。二是做好场景化适配。与互联网平台、销售渠道合作开发产品,形成工具化投资生态,降低投资门槛与择时难度。三是加强团队化协作。联动公司权益、量化团队,探索“固收+”策略创新,如开发“短债+可转债”组合以对冲利率风险。
此外,李家辉还谈到,在团队建设上,招商基金的固收投资采取投研一体化模式,即信评研究员深度参与组合构建,基金经理定期轮岗信用研究,形成“风险发现—策略验证—组合优化”的闭环。“团队沟通顺畅,在特定时点形成合力,取长补短,力争最终获得长期稳健的债券投资收益。”李家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