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春日限定”如何四季常青?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春日限定”如何四季常青?

□本报评论员

正是春和景明的时节,春风有信,繁花盛开,与明媚春天相伴的,是“春日经济”的勃勃生机。

3月25日,第112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揭幕。恰逢糖酒会70周年,“春糖”创新升级为“春糖季”,主会场扩展至23个区(市)县,形成“城中有展、乡野有景”的全域消费布局,打造“展中有城、城中有展”的沉浸式体验。

百家餐饮商户“全城发糖”互动游戏、成都世遗马拉松等活动陆续登场……大好春光里,成都各地也在围绕“旅游+”“文化+”等上新消费新场景。

油菜花田火锅“一号难求”,低空赏花专线吸引游客搭乘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冲上云端,俯瞰万亩花田……一片花海、一袭汉服、一方天幕背后,既有文旅市场供给端持续发力,更见市场消费的旺盛需求,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与动能。

看各地。在上海,为期16天的第35届上海桃花节开幕,以桃花结合民宿、露营、萌宠、汉服拍摄等旅游元素,创造更多消费新场景。在贵州贵安新区,樱花竞相绽放,通过打造“赏花+美食”“赏花+田园”等模式,增加民族歌舞展演,展示民俗风情,当地将单一赏花场景升级为复合型文旅体验……

“春日经济”红火的背后,既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创新的主动探索。从这个视角,可以真切地感知市场的热力。而梳理总结各地的打法,更可见底层的逻辑——以创新场景激活存量资源,以文化赋能提升产业附加值,以技术升级创造更多需求。

“春日经济”来自春日,又不局限于春天。如何将“季节性经济”变为“全年性经济”,其关键就在于创新和整合。从举办适应不同季节的活动,到打造不受季节限制的品牌IP,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广,培养消费者跨季节消费的习惯,皆是被实践验证的有效做法。

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今年经济工作一大重点。开年以来,全国消费市场活力满满,投资生产一线“新”风扑面。事实证明,经济的繁荣活力终究是靠人,消费向好,关键还在于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消费环境,擦亮城市消费名片,放大品牌效应,让流量变“留量”、成“常量”,让更多人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夏秋冬有其节律,促消费也应创新创造,顺势而为。把握人们在衣食住行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更多需求,找准关键点,从“现在时”出发,挖掘“未来时”,更多的“春日限定”才能四季常青。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春日限定”如何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