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DeepSeek、机器人等方面科技创新进展备受市场关注。科技创新非一日之功,科创成果从“萌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离不开资本的灌溉培育,资本市场的支持尤为关键。
以深市为例,经过多年发展,深交所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培育了一批聚焦主业、坚守创新、业绩优良的优质科技企业,持续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产业变迁、经济转型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领跑者”持续涌现
多年来,深市上市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原创性技术产品和颠覆性研发成果持续涌现。
宁德时代勇攀技术高峰。2021年,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全球领先水平;2023年,发布凝聚态电池,最高能量密度500Wh/kg,可应用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2024年,发布神行超充电池,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八百里,开启新能源汽车超充时代。
三环集团勇闯“无人区”。公司的MLCC产品在高容量、小尺寸两个技术发展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介质层膜厚技术从5微米到1微米的技术突破和完全量产,有力促进了国内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锐科激光勇占“制高点”。作为国内光纤激光器行业的龙头企业,锐科激光在2024年完成全球首台2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签约销售,亮度、性价比、切割板厚和速度均为全球行业第一,将国内光纤激光技术推向新的“制高点”。
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表示,锐科激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公司重点产品研制稳步推进,研制出200kW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电光转换效率超过50%的12kW光纤激光器等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领先产品。
资本市场助力企业成长
资本市场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美的集团的高速发展,始终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帮助与支持。”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说。
美的集团2013年实现集团整体在深交所上市,在资本市场助力下,通过内生发展、战略收购以及合资合作的方式,不断提升运营和盈利能力。至2023年,公司10年间营业总收入增长2倍,净利润增长3倍,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超过4.5倍,在一定规模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在资本市场支持下,美的集团持续投入研发。2019—2023年,美的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近600亿元。截至2024年6月,美的已有16个国家级科创平台,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资源、拓展业务边界,也是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
美的集团在深交所支持下,开展多领域并购,如吸并小天鹅、收购德国机器人与自动化上市公司库卡集团等,快速扩展智能家居业务产品线并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形成集智能家居、新能源与工业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健康医疗、智慧物流为一体的全球化科技集团。
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也表示,上市以来,科力尔融资渠道拓宽,进一步投入前沿技术研发,进而加速突破电机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助力公司科技创新。
“创业板对企业的上市门槛相对较低,更注重企业的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给了拓斯达这类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从而帮助公司把握行业发展契机。”拓斯达董事长兼总裁吴丰礼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运用好资本市场工具补齐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硬件短板,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