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万鸟翔集松阿察

转自:黑龙江日报

万鸟翔集。马广祥摄

鸳鸯戏水。马迎新摄

□王晓廉

面积4380平方公里的兴凯湖周边有24条河流注入,但出水口流出只有一条河流,那就是松阿察河。据考,松阿察是满语,为“盔缨”之意。也有资料显示,松阿察为通古斯语,意为“大白鱼”。松阿察河是一个神奇的所在,这是一条不冻河。每年早春时节,当周围的草原沼泽、湖泊河流还覆盖着冰雪时,松阿察河河口这一片清澈明净的水域,便成了候鸟们从南方向北方迁徙时栖息的必经之地。

万鸟云集场面壮观

从3月中旬开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临松阿察河河口。春季候鸟迁徙最早的是雁鸭类,然后是鸥鹭类,最后是大型的鹳类和鹤类等,飞来飞去,场面十分壮观。置身此地,你会深深感到古诗中那些“野水明于月,沙鸥闲似云”“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以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描述,画面是那么纤巧、局促,远远无法表达这万鸟云集、大开大合的宏大场景。

近日,我同朋友专程去兴凯湖龙王庙看春鸟聚会奇观。沿途,四野还残留着前几天刚下过的春雪,百里湖岗两侧的大、小兴凯湖还是坚冰茫茫,一望无垠。下午到龙王庙边防连队时,巧遇正在这里复查野生动物资源的一位农业大学的李教授,他是鸟类研究专家,从事兴凯湖地区的鸟类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现虽已退休,仍没放弃这项事业。

站在小路上,隔着岸边的树林,我们就听到松阿察河那边一片鸟鸣,像一部宏大多声部的交响乐。一群群候鸟在天空中飞翔,像一朵朵彩云,落下,又飘起。路边的树木还没长出叶子,林子显得疏朗、透彻,能看出很远。树干向阳那面长着绿色的苔藓,显出春的生机。我们怕惊飞鸟群,便放轻脚步,小心翼翼地踩着塔头、腐叶靠近河岸,但见三四十米宽的河面上,浮游着一群群野鸭子,足有上千只,覆盖住了整个水面。

一会儿,又一群从南天飞来,降落在有空隙的河面上,好像一个水上飞机场那样繁忙。经李教授仔细指点,我才知道,看似一个模样的野鸭,其实品种是大不一样的。那翅膀是墨绿色的叫绿翅鸭,那头顶绿色的叫绿头鸭,那脖子红色的叫赤颈鸭,翅膀红色的叫赤膀鸭。此外,还有针尾鸭、罗纹鸭、斑嘴鸭、白眉鸭、凤头潜鸭、斑头秋沙鸭……共有17个品种。

北方不冻河的喧嚣

我们沿着河岸行走。不久,我们来到松阿察河河口。只见水中、岸上、天上,到处都是野鸭子。李教授说:“这段中国北方独有的不结冻的河流,近些天十分热闹,每日仅鸭类的过往停留量就有2万只,最多时一天达到3万只。”河中,还有明显区别于鸭类的水鸟在歇息、嬉戏。大白鹭浑身羽毛雪白,甩着枕部垂下的两根长长的矛羽,单腿独立站在浅水处,静静地等候着啄食鱼虾。东方白鹳的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辉,独自一个将头颈转向身后,磕动尖嘴发出清脆奇怪的“哒哒”声。岸边的树林空隙间,一大群黑背白肚的苍鹭在相互追逐,翩翩起舞。这些外号叫“长脖老等”的家伙,平常十分懒惰,伫立水边一动也不动,耐心等待鱼儿到来,但现在比谁都勤快,忙碌。

我们登上耸立在松阿察河河口的边防瞭望塔,视野立时开阔起来。只见与松阿察河河口相连的兴凯湖湖口,一大片湖冰已经融化,湖冰边沿上停歇着密密麻麻的大雁,它们骚动着,嘎嘎叫着,少说也有两三千只。借助高倍望远镜俯瞰,我只认得那些颈、背部羽毛灰褐色,下体洁白,黑嘴上镶一圈白纹的是鸿雁。其他的还有豆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灰雁等,都是李教授教我识别的。碧波中,还有二三十只洁白的大天鹅聚集在一起浮游,“嘎噜,嘎噜”地互相打着招呼。

此刻,夕阳已坠落在河边的树林上,天空被涂上淡黄色,云朵被染成樱红色。这时,我隐隐听到天空中传来嘎嘎的鸣叫声,抬头看,是一群大雁从南边飞来,紧接着,后边一群又一群,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雁阵队形有的排成“一”字,有的排成“人”字。翅膀拍击空气的声音,有如一阵飓风呼啸着掠过。地上的一些大雁受了刺激,也嘎嘎鸣叫,振翅高飞,追赶着前边的队伍。

李教授观察得十分细致认真。他说:“刚才飞过去的大雁一共13群,至少有2000只。大雁和野鸭都属雁形目中的鸭科。其特点是在迁徙中大群集飞,日夜兼程。”果然,我们夜宿河畔连队营房里,常被夜间迁飞的雁鸭“嘎嘎”“呱呱”的鸣叫声惊醒。

候鸟迁徙的咽喉之地

次日大清早,我还沉浸在美梦中,就被李教授推醒,他着急地说:“天鹅大都在五六点钟大群迁徙,错过钟点就再难看到啦!”

“这个好机会岂能错过。”我一骨碌爬起来,穿上衣服就往外跑。室外,仍是零下七八摄氏度的低温天气,西南风轻轻地掠过,十分寒冷。等了好一阵子,果然不失所望,一阵“嘎噜,嘎噜”的低沉鸣叫声从空中传来。一线鸟影从南边云层出现。渐渐近了,近了。呵,是天鹅,足有100多只,排成斜“一”字形,像一道奔腾而来的海浪,又像一条银光灿灿的星河,气势磅礴,横贯天宇。它们一个个头颈朝前伸着,双翼奋力地扇动,在晨曦初露的天幕上,身姿显得格外矫健有力。

吃过早餐,我又性急地来到界河边。水面上,河岸上,仍旧是飞起飞落的野鸭,密匝匝的。随后而来的李教授告诉我:“这些不都是野鸭子。你仔细看,那成双成对的是鸳鸯,雄性的头顶长着五彩羽毛,翅膀上还竖着一对小扇子般的翼羽,多漂亮!那黑不溜秋,一个劲往水中扎猛子的是鸬鹚,渔民叫它鱼鹰,是捉鱼的好手。”

突然,周围的鸟儿惊恐地嘶鸣起来,纷乱地起飞。原来,一只体形庞大的白尾海雕从对岸上空滑翔而来,双翅缓缓扇动。飞到河中间,大雕突然闪电一般俯冲下来,用双爪凶猛地攫住一只动作迟缓的野鸭,凌空而去。

李教授说:“白尾海雕与丹顶鹤、东方白鹳、金雕一样,是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尾海雕在兴凯湖地区只有三十多只,因此十分珍贵。”

上午9点,我们乘车离开龙王庙。“松阿察河河口是候鸟迁徙的咽喉之地,据研究机构公开的数据显示,半个月内这里候鸟的停歇量,仅雁类就超过10万只,鸭类约20万只。而整个兴凯湖的鸟类有289种,其中有白尾海雕、丹顶鹤和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7种,二级保护鸟类55种,每年迁徙栖息的候鸟数量多达100多万只。这样丰富而宝贵的鸟类资源宝库,在国内是少有的。”李教授的话,已深入我的潜意识里。但愿这个候鸟的天堂不要遭到破坏,让我们的后代子孙也能融进这美丽壮观的风景里,与候鸟成为知心的朋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万鸟翔集松阿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