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寸土之地产“尺金”

在陆域面积仅37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了1.3万家工业企业、10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上市公司,并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玉环市没有丰富的资源,但正是秉持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产出效益的理念,创造了海岛工业发展的奇迹。近期,在全国“深化亩均改革 强化企业服务”年度工作交流会上,浙江玉环《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 实现县域经济稳进提质》入选全国2024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标杆案例,亩均改革成为“资源小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土地资源日趋紧缺,产业转型升级受空间掣肘,可以说玉环一直面临着“成长的烦恼”。据统计,玉环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已达25%,未来工业用地空间十分有限。对此,玉环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空间重塑、项目攻坚、服务变革等手段,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速新旧动能转换。

如何重塑空间?玉环的办法是深入开展老旧工业园区成片拆改综合开发、“五化一提升”、小微企业园建设等工作,以点上更新淘汰“低小散”推动低效工业用地蝶变焕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空间。目前,已累计完成76个老旧工业点改造,新投运小微企业园20个,实现零增地技改企业377家,新增建设面积360万平方米以上,整体容积率从1.16提升至2.0。此外,实现对金属表面处理企业的全行业整治,42家企业重组成12家,达产后产值超10亿元,亩均税收提升300%。

今年年初,得益于玉环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台州富利达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通尝到了甜头,通过“零地技改”,厂房从最初的1层“拔高”至4层,生产车间面积从3000平方米拓展至1.3万平方米,产能直接提升了50%,亩均增加值达74万元/亩。“再也不用为生产空间发愁了,新厂房投用后生产形势很好,去年生产总值突破了1亿元。眼下,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底,我们也在不断增购新设备,让产值实现翻番。”李金通说。

为了让优质项目以优惠的价格拿到土地,从源头上防范低效用地,玉环以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为基础,实施培大育强、招大引强、科创领强“三强赛道”,在项目评选、入库、供地等方面实现全流程管控。自2024年以来,玉环完成扶持保障类10宗共415亩工业用地,平均亩均税收达50万元/亩、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400万元/亩。

最近,在浙江玉环海洋经济示范区,自台州恒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汽车零部件生产线技改项目复工后,该公司负责人陈国亮一有空就去项目现场转转,督促施工方加快厂房建设。“没有足够的生产空间,企业就难以发展。这些年,在拥挤的生产车间内,我们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年产值保持每年20%的增长。”看着正在桩基施工的新厂房,陈国亮信心满满,“去年,公司实现年产值近3亿元,等新厂房建成投用后,产能至少可再提升30%,让‘寸土’产出‘尺金’”。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服务变革是打造发展生态的关键。时至今日,台州健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正伟还时常提起芦浦镇的大力支持。健民医疗位于玉环市芦浦镇医药包装工业园区,此前厂房破旧、设备老化、空间狭小,甚至还自己搭建铁皮房作为仓库,不少客户上门考察后就没了下文。在芦浦镇工作人员的再三劝导下,吴正伟痛下决心拆除占地3000平方米的老厂房,并投资1200万元建设新厂。为了助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芦浦镇组织专员“一对一”服务,积极帮助对接项目审批、开工、原材料囤放等事宜,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投产。“新厂房容积率提升后,产能和产值有望提高3倍。”吴正伟说。

在“组合拳”下,玉环让土地“活”起来,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连续5年居台州市首位。未来,该市将以更大力度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依托改革强化企业服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寸土之地产“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