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花开游客来 村民吃上“旅游饭”

转自:贵州日报

3月27日,乌当区水田镇上坝村李花盛开。

三月,春花烂漫,满目芳华。行走在乌当区的乡间田野,桃花、李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来骑行、赏花、拍照,享受美丽春光。踏青赏花的热潮也释放了文旅消费新动能,催生了“赏花经济”。

近日,乌当区水田镇上坝村3000余亩李花迎来盛花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尽是雪白,游客穿梭其间拍照打卡,或是在花树下骑行,热闹不已。

上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启飞介绍,上坝村现有255户人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植酥李,发展至今,有200余户村民种植酥李。去年,酥李产业带动农户增收200多万元,已成为上坝村的主导产业之一。

“最近,李花开了,村里天天有游客来拍照,热闹得很。”上坝村姨妈寨组村民刘诗美说,她家种植酥李快30年了,“以前,种酥李只为卖果子,没想到李花还能吸引游客到村里游玩。”

“李花开,游客来。这就是我们上坝村的发展机遇。”张启飞说,近年来,上坝村以花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村民经营农家乐或小吃,多渠道增加村民的收入。目前,上坝村正在经营的农家乐有5家,小吃摊3家。

乘着习习春风,姨妈寨组村民韦芳芳一早就在家门口支起小吃摊,卖凉糕凉面、炒粉炒饭。“这几天李花开,村里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小吃摊每天能赚一两百元。”韦芳芳一边拌凉糕米皮一边说。

韦芳芳家在上坝村李花最佳观赏点旁,许多游客来玩,都把车停在她家门前的院坝,并向她打听村里哪里可以吃饭。她说,去年三四月,上坝村日均游客为2000余人次,许多游客到村里游玩,找不到吃的。今年,在村“两委”的鼓励下,李花一开,她就摆起了小吃摊,“去年错过商机了,今年一定要把握住。”

“郭老板,下周一订餐,大概十七八个人。”

“好的,到时候给你留起包房。”

……

在30公里外的百宜镇红旗村,“家雨福庄园”农家乐老板郭青和韦芳芳一样,这几天都在接待赏花游客。

“这周是红旗村油菜花的盛花期,许多游客到村里看油菜花。”郭青说:“上周我家基本没有什么客人来吃饭,这周平均每天接待赏花游客60人,周末估计会超300人。”

“红旗村有1300多亩油菜花,花期预计持续到4月中旬。”红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霞说,为发展“赏花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红旗村通过“稻+菜”的轮作方式,在水稻收割结束后,动员农户种植油菜,今年新增了500亩油菜,不仅扮靓乡村,还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

去年“赏花季”,郭青家接待赏花游客2万人次。依靠“赏花季”,他逐渐将农家乐的名气打响,还吸引了来自湖南、海南等地的避暑游客来村里旅居,2024年总营业额达到180多万元。“目前,我家有23个房间,今年七八月份的房间已经被避暑旅居客订完了。”郭青说。

站在油菜花田里,望着金灿灿的田野,王国霞勾勒起了今年的发展蓝图:接下来,红旗村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春季,依托油菜花发展“赏花经济”;夏秋季,发展避暑旅居和精品水果采摘,鼓励村民改造闲置农房,经营避暑旅居民宿,多渠道增收。今年,红旗村将新增14家民宿,目前,已有9家民宿改造完成,达到接待游客的标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黎荣 文/图

(《花开游客来 村民吃上“旅游饭”》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花开游客来 村民吃上“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