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北京的春天是个急脾气,仿佛昨天还沉浸在冬日思绪中,今天便已被满眼的绿意和繁花包围。街头、公园、湖畔,孩子们在美好的春光里流连,写下一首首送给春天的诗篇。
与诗词同行
一七一中学初一(1)班 李佳芮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杨柳凝翠,碧水沉烟,闲坐窗前,煮一壶清茶,把陈年旧事都泡在里面。与诗词同行在春天,吹着春风,翻着书页,看一行行词句在眼前驻足又溜走,享受韶华中的春光。
诗词中的春天,新绿初染。小草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春草步步绿,春山日日喧。”此时的春草带着白居易笔下“野火烧不尽”的倔强,又有韩愈笔下“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淘气。这时最好的选择是坐在溪畔,任春风拂过衣襟,看春草在风中如一道道海浪,带着倔强的生命力向我席卷而来,为新一年带来不一样的喧闹。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诗词中的春天,是“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不知谁家的千万朵花压得枝头低垂,不知哪位江南才子为朋友聊赠一枝春;更不知谁家小院里飘出阵阵香气,“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天扫尽一整个冬日的冰雪,只留下满城的鲜花。踏出门去,到处都是看花之人,整座城借春花的美貌变得生机盎然。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春风恰好,携了些许清香拂过身边。它掠过檐角,惊起燕语莺啼,化作“短笛无腔信口吹”的牧童歌谣。伴随春风的可以是明媚的暖阳,如母亲之手;亦可以挂带几缕细雨,染就一溪新绿,伴着溪水叮咚向前、缓缓流淌。风声、雨声编织成一首乐章,连心跳都融入了春的节奏。
三月,风正暖,花正繁。我坐在春天里,感受春的气息。此时此刻,一切美好如诗,如春草般抽芽、如春花般绽放、如春风般轻盈。与诗词同行在春天,不负韶华。指导教师 白洁
北国春风
黄城根小学六(7)班 姜彦多
北国的春风总叫人又爱又恨。如果说南国的春风像一位温柔美丽的姑娘,那么北国的春风则像一位顽皮的壮汉,带着满满的激情跑进了北京。
初春时节的北京,总会有那么几场大风,一整天呼呼地吹个不停。走出门去,便会与这位春风大汉撞个满怀。你想躲开他,他却像好不容易找到了玩伴,追着你不放。你只好眯着眼睛陪他玩儿一会儿,然后赶紧找个墙角躲开。
我去过几次厦门老家,那里的春天总是雨蒙蒙的。雨后天晴,春风便会从山上涌出来,温柔地抚摸着面庞,优雅地掠过头发,带来阵阵暖意。相比之下,北国的春风实在显得有些粗鲁。
然而,与北国的春风相处久了,也渐渐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气温回升之际,出门转一转走一走,一阵强劲的春风刮在身上,一下把春日困意全部赶走。大步走在什刹海的街头,枝条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在风中荡来荡去,动感十足。走累了坐下来休息,春风又顽皮地从背后推我的身体,我刚想往后靠他,他却跑掉了,像在跟我玩捉迷藏。
湖面上,有些地方已经融化,有些地方仍覆盖着一层薄冰。我正在欣赏湖面上浮着的几只鸭子,只听咔嚓一声,原来是一阵大风吹裂了薄冰,亮晶晶的碎冰顺着水流向岸边漂去。河岸上,有些人在放风筝。风筝被这突然的气流送上天空,开始在蔚蓝的天际飞翔。旋即,春风又奔上平房的房顶,使足劲儿猛地一吹,房顶上的枯枝落叶刹那间纷纷滚落,掉了一地。这顽皮的春风又不知沿着哪条街道刮走了。
北国的春风啊,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指导教师 贺瑜卉
春天的上学路
人大附中早培六(5)班 国洪瑄
早春,小草刚刚睡醒,懒洋洋地钻出头,远远望去,像一块块绿绿的、干净的地毯。小区门口的柳树已蒙上一层新绿,“二月春风似剪刀”,微风吹过,嫩叶闪闪。
我走出小区,一身绿装的金银木俯下身躯,伸出枝条,与我挥手告别。“啾!”一道黑色闪电掠过眼前,那是一只玲珑的小燕子自在地飞翔,蓝天与它为伴,白云与它为友,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憩,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我向前走去,一棵玉兰树映入眼帘,枝头开满洁白如雪的花朵。它们你挨着我,我靠着你,随风飘动,像在欢快地跳舞,又像在顽皮地游戏,窸窸窣窣,喃喃细语。
拐弯处,几棵高大挺拔的松树闯进视线。它们的树干坚实粗壮,松针绿得发黑。春风中,松树岿然不动,像战士一样守护在上学路上,果然“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快到校园时,一株株樱花出现在眼前。它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好像在悠闲地聊天,为春天的画卷增添一抹亮色。
走进校园,回头一看,朝阳下,一排排青翠欲滴的竹子站在门口,好像在欢迎进校学习的我们。它们经历了寒冷的冬日,才迎来温暖和煦的春天。操场上,男生们在玩游戏,女生们在跳长绳。春天来了,万物醒来,同学们也更加活泼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美妙的春光中,我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指导教师 赵莹
荷塘春色
清华附小六(2)班 夏东宸
初春的清华园,树木开始吐绿,各种花儿争相绽放,清澈的万泉河淙淙流淌。我嗅着春天的气息,踏着朱自清的足迹,不觉中走向那片荷塘。
还没到荷塘,从西面远远地就可以听见瀑布哗哗的响声,那是被寒冷禁锢一冬天的冰娃娃终于获得了自由,化成欢快的春水,在岩石间尽情地玩耍!
走近荷塘,背靠着工字厅,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清澈透底的湖面,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就像一面银色的镜子。荷塘的四周布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它们高低不齐地排列着,把整个荷塘围了起来。平静的水面上,已经钻出数枝尖尖的小荷,几只调皮的小蜻蜓在小荷间追逐嬉戏,时而落下,时而又飞起。
荷塘里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黑色小鱼,在水底来回游动。一会儿躲在荷叶下面,一会儿藏进岩石缝里,好像正在做着捉迷藏的游戏。荷塘边有几棵大柳树,细长的枝条垂下来,倒影映在水里,好像小鱼儿在树上游来游去。
荷塘对面的岸上,有一座汉白玉雕成的塑像,那是朱自清先生静静地坐在石头上,久久地端详着眼前的荷塘,仿佛在寻找着那一片朦胧的月色。
在荷塘的东面,是一座刚刚建成的四角方亭,红红的柱子,顶部覆盖着灰色的瓦,像鱼鳞一样错落有致。亭子的四个角向天空舒展开来,又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亭子的上面画着色彩鲜艳的插画,显得更加古色古香。亭子高高地站立在绿树花丛中,宁静而优雅,那正是为纪念朱自清逝世三十周年而建造的“自清亭”。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环绕荷塘一周,顿觉神清气爽,受到朱自清的熏陶,禁不住写成这篇《荷塘春色》。指导教师 孟然
狗尾草的春天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初三(2)班 李紫瑶
我的作文本里夹着一枚狗尾草书签,每次看到它,我便会想起去年春天的故事。
去年春天,老师布置了一篇描绘春日景物的作文。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上学路上经常见到的那几株顽强生长的狗尾草,它们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春天的故事。
我提笔写下了开头,却又觉得几株狗尾草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写的,而我也没有信心将它们写好。正这样想着,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我连忙把刚写好的那几句话划掉。这时,耳边响起一个温柔的声音:“这个想法很新颖有趣,为什么划掉呢?”我猛地抬头,正撞上语文老师的盈盈笑眼。她的鼓励抚平了我心头的不安,于是我重拾信心,开始认真构思这篇作文。
那时,我的文笔也像狗尾草一样,毫无特色,与春天里万紫千红的花儿相比,显得那么平凡。发作文时,我的内心十分忐忑,鼓起勇气翻开本,映入眼帘的是一行令人温暖的评语:“一株狗尾草也可以散发光芒,像你一样!”金色的阳光洒在作文本上,我内心如沐春风。
第二天,语文老师找到我,说想把我这篇作文推荐到学校微信公号上,我连连摆手,说这篇作文写得欠佳。她便让我有空就到办公室找她修改作文,后来,我的作文经过修改终于发表在了学校公众号上,我感觉自己的作文水平也大有提高。
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参加作文比赛。在一次比赛中,我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她送给我一支小小的狗尾草书签,绒毛周围还涂上了金黄色,显得格外醒目。她对我说,所有的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和力量。自信如春风般迅速填满了我的心。现在,每当我看到路边的狗尾草,都会非常感激语文老师,也会暗暗提醒自己:人一定要相信自己,即便一株小狗尾草,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指导教师 鲍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