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一棵网红树差点被农户砍掉。据新京报我们视频报道,3月24日,在安徽池州,网民反映网红地“孤独的树”因游客踩踏庄稼将被农户砍掉。3月25日,记者从池州经开区管委会获悉,树已暂时保留,目前只砍了部分树枝,相关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报道,这棵树生长在庄稼田里,周围是广阔的田野,独此一棵立于其间,被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称为“孤独的树”。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树边的庄稼地遭到了踩踏。
互联网时代,一座桥、一棵树都可能在网络的聚合效应下成为“网红打卡地”,为当地带来巨大的流量和人气。相比于刻意打造出来的网红景点,一棵被不经意留在农田的树,大有“无心插柳”之意,网友为其冠名以“孤独”,本身也代表了一种情感投射,表达了对其喜爱之情。
但一些游客的低素质行为显然配不上这份“喜爱”,只为追求网红树下打卡,却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讲,随意踩踏庄稼,不仅不文明,更触及了农户的切身利益。农户想通过砍树的方式,消除庄稼减产的隐患,也属无奈之举。
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有些地方还在着力打造网红村。一棵树不经意间走红,很可能成为地方发展相关文旅产业的切口。就此而言,当地就不妨多些关注、多倾斜一些治理资源。至少在当下,需平衡好游客的打卡需求与农户的切身利益,不能让这棵“孤独的树”,在热闹中“受伤”,甚至刀斧加身。
比如,可考虑在农田外围设置观景栈道或隔离带,既满足拍摄需求,又保护庄稼。同时,对破坏农田的行为进行及时劝阻、追责,遏制“野蛮打卡”。
此外,农户的砍树行为,也是一个提醒,发展文旅产业,也需利益分享机制的及时建立健全,让农户也从网红经济中获益。
面对“孤独的树”的走红,当地政府不妨根据游客数量,做一个整体规划,将单一打卡点升级为乡村旅游线路的一环,激活全域旅游链,让“孤独的树”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