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资讯 纵观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追踪 »

县中振兴需要重构县域教育生态

  原标题:县中振兴需要重构县域教育生态

  作者:刘华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将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使县中更好地服务乡村学生。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的背景下,县中振兴关系到县域发展人气、底气和后劲,关系到近60%的普通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基之举,得民心,受欢迎。

  要实现县中振兴,需要形成全社会支持的协同力。县中困境并不仅仅是教育和学校的问题,其背后反映的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支持。县中振兴,是一道需要全社会协力特别是校社协力破解的命题,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形成合力。教育部等九部门曾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联合印发该文件的9个部门中不仅有教育部,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税务总局、医疗保障局等部门,足可以看出,县中振兴需要综合施策,需要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县中办学水平高、对地方发展影响大,向重点高校输送了大批人才,不少学校声名鹊起。然而从2000年左右开始,县中优秀生源、优秀师资流失,质量迅速下降,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发展陷入困境,这一现象曾经被人称为“县中塌陷”。县域教育由此陷入了“师资弱—质量降—生源失”的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生态。

  怎么让县中从“塌陷”到振兴?

  县中振兴,需要经费。随着县中振兴行动的实施,大量投入会向县中倾斜。要关注和研究钱怎么花好、花科学,发展的钱怎么保证。笔者去一些地方调研时发现,不少县市投入不菲的经费甚至数亿元新建了很好的高中,红墙绿树,环境优美,堪称花园式学校。可是一旦启用,师生们却发现“不好使”:

  试行走班制,发现学生来往不同教室的运动轨迹特别绕,不方便;试行学科教室,发现教室面积不够;鼓励学生课间活动,操场在离教室和宿舍最远的角落,学生嫌远不愿意去;要设功能教室,发现水电线路等不能满足需要;走廊不够宽、教室不够大、窗户通风难、不同时间段人流轨迹分配不合理……新校园、新教室用起来不“顺手”,校园环境看起来“现代”了,却跟不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以致有的新建校投入使用后,学校还要花大力气对空间再改造。

  探究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源,正在于缺乏协同。用好经费,不仅仅是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建设上,还需要用得科学,规建、物理空间要适应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学校建设背后,不仅需要建筑学也需要教育学。

  因此,县中振兴需要要素协同,需要制度创新。比如规建部门和教育部门协同、建筑标准与新型教学场景结合、物理空间与育人模式同频共振等。当前,有的地方在校园设计阶段就让校长和教师参与,合力建校,增加了校园规建的合理性,值得鼓励。

  县中要振兴,需要人——教师和学生。“县中塌陷”的主要表现是优秀的教师被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挖走、优秀生源被省市高中“掐尖”。怎么留住好教师?光靠不放人、不转档案行吗?笔者以前在访谈中就遇到过户口转不走、档案拿不出来也要辞职走人的教师,个别地方甚至可以为没有档案的教师另外建档,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留住教师,主要考验着省级政府的跨区域治理能力。

  县中振兴需要空间协同,需要推进跨域治理。如一些省市政府建立“招生负面清单”,严禁跨区域掐尖招生;推行“教师流动补偿机制”,发达地区引进县中教师需缴纳人才发展基金;试点“教育协作体”,将省城名校与县中结对等,都产生了很好的实效。

  要留住优秀教师,也考验着县级政府的治理能力。除了靠学校自己感情留人、工作环境和发展留人,还要靠社会尊师、政府重教。笔者曾经访谈过的地方中,有一个地方政府规定教师乘坐公交车免费、到公共游泳馆游泳免费、到景点和场馆参观免费、到医院看病有专门通道……这样把尊师惠师落实到一件件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小事上,教师心安、心暖了,留住的可能性就大了。县级政府除了切实保证编制、保证工资按时发放、保证待遇稳步提高,还需要有更多尊师惠师的实招来留住教师。

  政府还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比如,在县域内能否打破部门壁垒、集合相关各部门力量来支持县中发展,政府考核如何科学纳入“县中发展指数”等,唯有构建“政府主导力—学校内生力—社会支持力”同向发力的协同治理架构,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生源、师资、经费、管理等要素统筹考虑,协调各方力量,构建具有韧性的县域教育生态系统,才能既解决县中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确保县中可持续发展。

  县中振兴不是简单的资源倾斜、投入增加,更不是简单粗暴的不让生源和师资流动,而是通过协同治理,重构县域教育生态,让更多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和学校善作善为抓好落实。

原标题:县中振兴需要重构县域教育生态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纵观资讯 » 县中振兴需要重构县域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