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当前港股在中国股票资产中的合理配置比例应为40%至50%,而国内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港股的持仓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图片来源:东方IC)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16日,中证沪港深300、沪港深500及中华沪深港300指数的港股市值占比分别为48%、45%及49%;MSCI China指数中港股占比更高达60%。此外,以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沪深300)、中证港股通50/(中证港股通50+中证A100)等指标测算,港股市值占比均在45%至55%区间。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港股持仓平均占比仅为25.5%,前十大重仓股中仅腾讯控股一只港股。相较港股通50%的可投比例上限,增配空间显著。2025年春节后,公募基金加速提升港股仓位,叠加保险资管、私募及零售资金流入,推动年内南向资金净买入近4000亿港元。
中信证券认为,港股走强源于两大核心优势:一是新经济核心资产集中,国产算力、互联网、智能车及创新药四大方向在港股市场具备独占性,2023年以来港股IPO也以智驾、创新药等新经济领域为主;二是港股龙头盈利修复弹性更大。当前A股核心资产中约45%(以万得茅指数+宁组合49家公司为样本)尚未走出经营拐点,而港股公司净利润率及营收增速处于回升初期,后续盈利改善空间或超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