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防城港发布
防城区峒中镇板沟村隐匿于十万大山的环抱之中,长期以来,崎岖的山路、不便的交通如同枷锁一般,严重制约着村子的发展。现在,一条崭新的产业路如一条金色绸带穿过群山,托起村民世代期盼的致富梦。
板沟村产业路。
“以前没有路,更没有安全护栏,还要背十几斤八角下山,既辛苦又危险。”板沟村村民盘大姐回忆起路没修起时的情景,感慨万千。板沟村盛产八角、肉桂,但陡峻的山道却将“金疙瘩”困在了“坛子”里。村民需要肩挑背扛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将八角、肉桂运下山脚。遇上下雨天,泥泞、湿滑的山道更是让人望而却步。盘大姐说:“90后、00后宁可去打工,也不愿上山遭罪。”
修通好后的“致富路”。
转机始于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泽的“破局”决心。面对“生态红线不可碰”“资金缺口难填补”等重重压力,这位年轻的干部态度坚决地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先去做,做了肯定会有答案!”
村民行走在已经修通的“致富路”,上山采摘种植经济作物。
2024年10月,该村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广西边检总站6.19万元的资金支持。经过防城区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保护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力,一条8.6公里长的产业便道终于破土动工。施工队避开生态敏感区,利用山体自然走势凿石开路,硬是在群山之间凿出了一条“金丝带”。对于这条产业路的修建,村民邓大姐激动到哽咽:“我们这里偏远、山高,从没想过真的能修一条路。现在我们要到山顶,开摩托车只需要五分钟,收购车还可以直接开进山里收货。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航拍新修通的群众“致富路”。
村民捧着八角喜笑颜开。
路通百业兴,曾经深藏“闺阁”的八角、肉桂有了出山的通道,更连上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脉搏。李泽说:“道路畅通起来了,下一步我们计划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中草药种植、套种桔子树等,形成立体增收模式,让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