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遵义市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三大领域公益损害重点问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职能,服务保障辖区绿色低碳发展。
该院围绕非法占用、擅自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污染土壤、未履行土地复垦义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选址违规、质量不合规、建设资金流失,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的违法问题办理案件10件,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服务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该院发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不到位严重影响使用效益等问题,提出检察建议后推动清理25余亩农田归还农户正常耕种,对垮塌沟渠进行修复,排查整改46处农业设施用地、1596个农业大棚,保障农业灌溉和农田安全。
针对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企业环境数据造假行为问题办理案件3件,找准破冰求索“突破口”,服务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针对某白酒废水污水处理厂在处理废水过程中未密封好氧设备,未启用除臭设施,臭气未经处理超标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等问题,该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全程参与办案提供外脑支持,推动行政机关督促企业投入资金180余万元对厌氧塔进行覆网盖膜(2层)进行全密闭处理,安装除臭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该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某公司承建的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总氮、氨氮等数据超标的情况下,为了公司正常运行并降低成本,多次使用“插瓶子”的方式使用合格水样代替未处理达标的污水应付监测,从而使未达标污水避开监测后排入河道,造成乌江三级支流余庆满溪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为此,该院加强污染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有序衔接,民事侵权主体支付123765元修复受损公益。
该院针对乌江流域非法跨区倾倒固体废物,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农村生活垃圾违规处置等城乡污染问题办理案件12件;围绕医疗废物处置、流动牙医等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问题的监督办理案件6件,服务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文军来)